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6
0
自我挑戰組

《金剛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系列 第 26

《金剛經》Day 26:不受不貪分 — 功不自居,領導的無執之力

  • 分享至 

  • xImage
  •  

在專案開發中,我們常希望「做出成績、留下痕跡」。
程式碼要署名、簡報要亮眼、績效要可衡量。
但有時,越是急著留下名聲,越容易讓團隊分心,陷入權責與榮耀的糾結。

《金剛經》第28品〈不受不貪分〉說的,正是這種「行功而不執功」的境界。
真正的菩薩,布施無量,但不貪著其功德;
真正的領導者,貢獻良多,卻不自居功。
那種「無執的行動力」,才是團隊持續成長的根本。

原文

第 28 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白話翻譯

佛陀對須菩提說:

「如果有位菩薩,用滿恆河沙數的世界的七寶布施,功德無量。
但若有人能真正理解『一切法無我』,能在任何狀況下保持平靜與忍耐,
那他的功德,遠超前者。

為什麼?
因為這樣的菩薩,不執著於所作的福德,
不為了回報而行善,
不為了名聲而修行。」

須菩提問:「世尊,那菩薩為何不受福德呢?」
佛說:「因為真正的菩薩,不貪、不取。
他所做的每件事,都不為了得到什麼,
所以說:『不受福德』。」

小故事

公司年會上,工程經理阿玲的團隊被提名為「最佳開發團隊」。
她帶領團隊完成了一個高難度的跨平台系統,連董事長都親自讚賞。

但在頒獎那天,阿玲說:「我們寫的每一行程式,都來自彼此的貢獻。
這個獎,應該屬於每一個人。」
她拿著獎盃,請全體團隊一起上台拍照。

幾個月後,公司要組新專案團隊。
幾乎所有人第一個推薦的領導者,仍是阿玲。

因為她讓大家記得,「做事不為功,功自圓滿。」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受不貪」。
真正的力量,不在掌聲裡,而在無私的持續中。

結語

「不受不貪」,不是否定努力的價值,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努力」。
在開發、領導、創新中,我們都需要這種「無痕的貢獻」。

對開發者而言,它提醒我們:

  • 寫程式時,不為炫技,而為清晰可維護;
  • 帶團隊時,不為掌聲,而為成長;
  • 做專案時,不為證明自己,而為成就整體。

正如《金剛經》所言: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被看見」,
而在於「能讓眾人成長」。
當我們行事無求,反而更有力量。

附錄:「不受福德」的真正意涵

  • 不受:不是拒絕善果,而是不執著於善果。
  • 不貪:不是不行善,而是不為了「我」去行善。
  • 行無所住:正如《金剛經》核心思想,行善而不執行善,

佛法的「不受不貪」,不是消極的放下,
而是一種最高層次的自由,
行而無執,施而無求。

這樣的修行者、這樣的工程師,
無論身在專案或人生,
都能心安而自在。

參考


上一篇
《金剛經》Day 25:無斷無滅分 - 不執極端、色空雙運,專案中庸之道
下一篇
《金剛經》Day 27:威儀寂靜分 — 行於無行,動中有靜的專案禪心
系列文
《金剛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2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