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5
0

在高速發展的科技業,工程師的職涯抉擇往往比技術本身更複雜。這份整理彙集了多位科技巨頭資深領袖的經驗與洞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判斷何時應該打破現狀尋求新的舞台,以及如何做出最有利於長期發展的決策。


警惕「舒適圈」陷阱:當你不再在乎職稱

工程師的一大警訊,就是陷入職涯怠惰期

當你開始出現「我認為 title 不重要」的念頭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換環境的信號。

這句話背後隱藏的狀態是:日常工作過於平穩,你已經非常擅長應付目前的工作,從而陷入了安逸的倦怠期。這種舒適感對短期心情是好的,但對長期職涯發展來說卻是「有毒」的,因為你在本可以追逐更高職稱、擴大影響力的時期,選擇了放棄追逐。

真正的成長,源於將思維放在下一個階層所需具備的能力上,主動迎接挑戰,完成思維和能力的蛻變。


突破「內部晉升」的限制與跳槽優勢

當你準備好晉升時,如果內部機制成為瓶頸,應考慮透過外部機會來驗證你的價值。

內部晉升之所以困難,往往是因為組織結構和資源的限制。這可能包括難以證明其獨特影響力;或是主管的預算有限,無法容納更多高階職位。你也可能缺乏一位能夠在晉升委員會中為你發聲、提供支持的內部贊助人(internal sponsor)

如果內部途徑受阻,積極參與外部面試能帶來優勢,這不僅能讓市場直接驗證你的價值,也能藉此找到一家願意立即授予你目標職稱的公司。此外,選擇面試更早期的公司或新創,他們可能更看重你的實戰經驗和廣泛能力,而不是嚴格遵循既有的層級體系。


是積極爭取還是果斷離開?

做出最終決定時,必須誠實地評估自己對現有工作狀態的滿意度以及付出的努力。

如果你對目前的工作內容和團隊感到滿意,只是缺乏職稱,則應考慮採取更積極的內部策略,例如,使用晉升報告等正式文件,清晰且量化地展現你的影響力和成果,為自己建立晉升檔案。

然而,如果你已經用盡所有方法,認真對待自我發展,但領導層和組織仍然無法或不願意給你應有的晉升,那麼可能就是時候離開了


前輩們的智慧

資深前輩們的經驗揭示了選擇環境和保持學習的重要性。

Instagram Principal Engineer Jake Bolam 建議直指核心:「去你被重視的地方。」他指出,如果你的技能在當前團隊不被重視,職涯發展就會停滯,唯有轉到一個高度重視你技能的團隊後,職業生涯才能迅速發展。

Meta 高級主管 Stefan Mai 則從職級角度提出了跳槽考量。對於職涯早期的人來說,沉浸在新環境中有助於成長,跳槽帶來的好處很多;但對於高階職位(例如 Staff 級別),頻繁跳槽是一個不利信號。這是因為在高階角色上,影響力和信譽的建立需要時間,頻繁換工作會使人難以建立足夠的「時間資本」來產生真正的戰略衝擊。

最後,Google 前 VP David Singleton 的經驗確立了留任的黃金標準:持續的學習與成長。他在 Google 待了近 12 年,正是因為他不斷在學習新東西。他決定離開,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過去一年所做的事情與前一年完全相同,陷入了沒有新知的困境。這再次證明了:對新知的渴求,才是衡量你是否應該留下的最終標準。


Reference


上一篇
第 24 天:Amazon 與 Meta Senior Manager 訪談:在巨頭中成長、領導與反思
系列文
資深工程師的軟實力修煉:從程式碼到影響力的 30 堂課2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