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台灣的生日 🎉
別人放煙火、曬國旗、吃烤肉,
我則是在終端機裡打下這行指令:
./scripts/smart-deploy.sh local-docker --clean --migrate
——對我來說,這就是工程師的煙火 🎇。
昨天我才剛完成資料庫重建、CI/CD 部署整合、E2E 測試全通過。
今天則進一步邁入更高層級的任務:「監控上線、部署智慧化、測試全面強化」。
說白了,就是讓系統「不只是跑起來」,而是「自己會看自己」。
我正式實作了三個新端點,讓整個平台開始「自省」:
/api/v1/metrics
— 系統指標監控/api/v1/config
— 配置信息查詢/api/v1/config/validate
— 配置驗證背後對應三個服務:
現在不論在 dev、uat、prod 環境,只要 curl 一下就能知道系統健康度。
老實說,看著 /metrics
回傳 JSON,我真有種看著自己作品在呼吸的感覺 🫁。
手動部署?不,現在已經進化到智慧部署了。
新增的三個腳本:
scripts/
├── smart-deploy.sh # 智能部署模式:local / docker / persistent
├── dev-deploy.sh # 開發專用部署,一鍵建環境
└── quick-redeploy.sh # 快速重構再部署
不管你今天是改了 schema、重跑 migration、還是想清掉 cache,
只要一行指令搞定。
這種快感,大概就像打開 GitHub Actions 看到全綠。💚
重新驗證結果如下:
類別 | 結果 |
---|---|
基本功能測試 | ✅ |
錯誤處理測試 | ✅ |
效能測試 | ✅ |
佇列系統測試 | ✅ |
資料一致性測試 | ✅ |
15 個案例,全綠,執行時間僅 6 秒。
還修掉了個小坑:E2E 測試會重複創建 Docker 容器。
現在會自動檢測現有服務、避免衝突。
這一刀修得漂亮。⚡️
我也清理掉了過去版本中冗餘的 admin 和 worker 相關設定。
整個架構正式簡化為:
API Server + PostgreSQL + Redis + Metrics
再也不會有人問「worker 跑哪去了?」
因為它不該存在了 😂
模組 | 狀態 |
---|---|
API Server | ✅ 正常運行 |
PostgreSQL | ✅ 連線穩定 |
Redis | ✅ 狀態良好 |
Metrics | ✅ 正常回報 |
Config | ✅ 驗證通過 |
E2E 測試 | ✅ 100% 通過 |
整個畫面乾淨又穩定。
這才是我心中理想的 生產力環境國度 🇹🇼。
「有人放假、有人放煙火,
而我放的是程式碼。」
今天,我沒有出去曬太陽,
但我幫整個系統開了「自我監控」的眼睛,
讓它能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報警、自己維持穩定。
對我來說,這就是最棒的慶祝方式:
讓自己的作品變得更聰明、更堅固、更美。
成果項目 | 狀態 |
---|---|
系統監控上線 | ✅ |
智能部署完成 | ✅ |
E2E 測試修復 | ✅ |
部署配置優化 | ✅ |
效能測試完成 | ✅ |
今天不只是國家的生日,也是我系統的「進化紀念日」。
我讓它更會思考、更懂自我照顧,
也讓我再次體會到一句話:
「寫程式不只是生產功能,
而是創造秩序與美感。」
祝台灣生日快樂,也祝每個工程師,
都能在終端機的光裡,看見屬於自己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