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一個月的資料收集、評論分類、圖表視覺化與公式運算,
今天,正式迎來整個火鍋系列分析的最終章。
這次我將前面四大面向── 服務、整體口味、環境氛圍、價格&CP值的分析結果,
以之前計算過的各面向「總分」整合成「最終總分」,
並在Google Sheet中透過公式自動加總與「最終排名」,產生完整的火鍋店綜合榜單。
分析方式
在前幾篇的基礎上,我沿用相同的量化邏輯:
每一面向皆以五家火鍋店的「總分」為基礎,
利用以下公式加總出各店家的「最終總分」:
最終總分公式:
=SUM(Bn:En)(n為列數)
接著運用自動排名公式:
=RANK(Fn, F$q:F$q, 0) (n為列數,q為欄數)
如此能在每次更新數據後即時反映結果,
確保分析過程透明、客觀,減少主觀印象的影響。
表格圖片

(圖一.最終總分與排名表格)
表格觀察與結論
第一名:沐沐
穩居冠軍,四個面向全面高分。
不論是食材風味、服務細緻度,還是整體環境與價格感受,
皆獲得壓倒性正評,是名副其實的「全能王」。
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兼顧品質與實惠,
難怪多數顧客一致給出「會想再訪」的評價。
第二名:肉多多
以「肉量足+價格合理」著稱,在服務上也維持高水準。
雖然環境部分比較不佔優勢,但整體仍屬高滿意度品牌,
是追求實在感、重視份量族群的首選。
第三名:狂一鍋
主打台味湯底與創意風格,表現穩定、四面向分數平均,
雖缺乏突出的亮點(環境略差),但整體實力不容忽視,
屬於中規中矩、表現穩定的品牌。
馬辣
高價位與高質感並存,環境面向表現亮眼。
但在口味與服務上相對中規中矩,導致最終名次略後。
仍是「重視氣氛、偏好聚餐體驗」族群的好選擇。
石二鍋
雖以平價取向著稱,但在其他面向表現不佳,
特別是服務與環境受到不少負評,導致最終分數偏低。
不過價格親民仍是其主要優勢,對預算有限者具吸引力。
整體趨勢分析
從最終結果可發現——
顧客重視「服務與口味」的綜合體驗;
「價格&CP值」會強烈影響品牌忠誠度;
「環境氛圍」則成為是否願意回訪的加分項。
最終的排名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能在四個面向平均拿高分的店家,才是顧客心中的王者。
最終心得
這場分析從 Day2 到 Day29,
不只是火鍋店的評比,更是一段「用數據還原顧客真實感受」的過程。
從評論歸納到綜合指標、從主觀體驗到公式運算,
我學會了如何用資料說故事,
也更清楚看見每一家火鍋店存在的理由與價值。
每家店都有它被喜愛的原因,
有的靠肉、有的靠湯、有的靠人情味。
而最終能留下印象的,
一定是你心中「下次還想再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