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0
0
自我挑戰組

AI × 火鍋 = 火鍋小幫手?我的鐵人賽主題系列 第 30

Day 30 我的鐵人賽最終日 | 30天的火鍋旅程,教會我如何「觀察」

  • 分享至 

  • xImage
  •  

大家好~ 今天是我這場「火鍋觀察挑戰」的最後一天。
三十天前,我決定挑戰一個特別的主題——用 Google Sheet 來做一場以火鍋為主角的資料分析。

主要原因在第一天就提過,不過還是想再說一次:
我真的、真的很喜歡吃火鍋 XDDD。
每次在不同地方找餐廳時,腦海裡總會浮現湯底翻滾的畫面與肉片的香氣,最後還是忍不住又選了火鍋。
但也因為太愛吃,我常常面臨「各家火鍋店評論太多、太複雜,不知道怎麼選」的困擾。
於是我想:如果能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評論整理起來,
是不是就能更清楚地看見每一家火鍋的特色與魅力?

我挑了五家火鍋店——馬辣、肉多多、石二鍋、沐沐和狂一鍋。
從 Google Maps 一筆一筆蒐集評論,整理到 Google Sheet 裡。
沒有華麗的文字,只有表格、分類、總分、權重與比對。
但也正因為這樣,我更能親眼看見數據背後的溫度。

從評論到洞察

每一條評論,都是消費者情緒的線索。
一句「環境不錯」可能代表他們在乎空間的舒適;
一句「服務好」則藏著人與人之間被理解的溫度。

當我在公式中建立權重、得出排名時,
我不只是想知道「哪一家分數最高」,
而是想理解——為什麼這家店能讓人想再回去

那一刻我才發現,數據不是冰冷的。
它記錄著情緒的軌跡,也保存著真實的感受。

火鍋之外,我學到的三件事

1.客觀,不代表冷漠
分類、統計、加權的過程讓我保持中立,
但這並不代表失去溫度。
反而正因為冷靜,我更能看清每家火鍋的真實樣貌。

2.好資料,能說故事
數據不是結論,而是故事的起點。
當我看到「沐沐」在四大面向幾乎都高分時,
那份結果背後,是一群顧客的真心推薦與滿足感。

3.分析的終點,是理解人
口味、服務、環境、價格——
這些看似客觀的數據,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
人想被理解、被照顧的感覺。
這是我在這三十天裡最大的收穫。

收尾,卻不是結束

這三十天,我從一鍋鍋熱氣裡看見了品牌競爭的真實樣貌,
也學會用更理性的角度去理解感性的世界。
雖然這份火鍋分析告一段落,
但「用資料說故事」這件事,會繼續成為我的觀察習慣。

或許未來我還會挑戰其他主題——咖啡、甜點、牛排……
但不論主題是什麼,我都會記得:

數據會說話,只要你願意聽。

結語

火鍋不是唯一的主角。
真正的主角,是每一位在評論裡留下真實感受的顧客,
以及那個透過表格,努力理解他們的自己。

謝謝這三十天的每一次紀錄、每一次修正,
也謝謝自己,從火鍋開始,學會了觀察


上一篇
Day 29 我的鐵人賽第二十九日 | 最終榜單出爐!誰才是火鍋界真正的王者?
系列文
AI × 火鍋 = 火鍋小幫手?我的鐵人賽主題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