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最後一篇啦,今天要來回顧這 30 天的完整實作歷程——從 AI 物件偵測、文字辨識,到資料結構化與 IFC 轉換,再到 GUI 工具設計與跨軟體驗證...
經過前面 28 天的實作,我們已完成從 YOLO 偵測、OCR 辨識到 IFC 建模與 GUI 介面的流程驗證。但試想一下,十年之後,我們今天產出的模型與圖...
前篇透過「柱」單一物件的實作驗證,發現了自動化建模的可行性與挑戰。今天再來看看相同流程下,能否在多種不同元素類別下依然穩定運作。 23.1. AI辨識結果...
IFC開放格式在OpenBIM中有相當重要性,本篇將探討AI辨識結果與IFC資料的對應。 19.1. AI預測結果的轉換 我們在Day9已成功輸出YOLO物...
在前面的章節已有分別介紹YOLO和PaddleOCR如何將辨識結果轉換為定位資料,今天我們再次來回顧與整理,這兩種AI所生成的結果在BIM資料流中的角色。...
對於IFC語法格式有初步的了解之後,今天我們要來看的是如何來編輯修訂它們。 17.1. 主流開源BIM/IFC工具 17.1.1. BlenderBIM 熟...
今天開始進入BIM/IFC新單元,我曾在Day02和Day04對它們做了簡單的介紹。本篇主要會介紹OpenBIM的起源、更深入的IFC技術結構、IFC在整個...
前面概覽介紹了各種AI相關技術,以及IFC交換格式與BIM模型的特點,以下我將以實際的流程藍圖,來說明各技術在BIM自動化流程中的定位、執行步驟與關係: 4...
說到電腦視覺辨識的應用,大家往往聯想到的是車牌辨識、醫療影像、工地安全警示等應用,但應用在建築設計圖紙領域相對較少,且目前多數在研究起步階段,因此本文會先從...
前言 「重新認識 CSS」這個系列名稱的由來就如其名,我想要重新認識它。雖然以前就有學過 CSS,但這次想從 CSS Spec 中學到最原始的定義和內容,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