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從柳澄汁認識到Flash與Flex的近親關係,心中一定會有個疑問熊熊升起-
既然有了Flash,而且又名震天下,為什麼還要有個Flex來擾事呢?
這就如有一比,遙想當年周瑜率水陸五萬大軍,望荊州而去,浩浩蕩蕩,威極一時。怎麼料想得到,早已陷入孔明計中,插翅難飛。
這正是「孔明三氣周公瑾」的背景,氣得周瑜怒氣填胸,箭瘡復裂,最後大叫數聲「既生瑜,何生亮!」之後,就這樣往生了。
Flash與Flex,會不會也有這樣「瑜亮情節」呢?
Flex要怎麼鬥Flash這個巨人呢?
同樣的,要解開這個謎題,我們又要繞個遠路,這次我們要看的對象是「大腦」。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設計師的大腦裡面裝東西是這樣:
再來,我們再看一下開發人員大腦裡面裝的東西又是這些:
這兩張圖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的大腦裡面裝的東西是全然不同的,你看開發人員的腦袋裡裝了一大堆H(超神準!真是一針見血呀),這裡是iT邦幫忙,想必不用特別解釋日文的H的意思了。
不管是內容物或排列的方式,設計師/開發人員就像是分住在兩個星球的人,腦結構全然不同,所思所想也必然相異。
這樣說起來好像還是抽象一點,如果我們以左、右腦的結構來說,設計師像是右腦型的人種,而開發人員則是左腦型的人種。
左腦負責的是語言、數學運算、邏輯思考、排序、分析能力等工作。
右腦負責的是詩詞、節奏感、音樂、視覺印象和色彩、繪畫能力。
也因此,看事情、想事情的時候,動用的思維結構不同。
例如說,推出新款iPod nado時,設計人員關心的是它造型、介面有沒有更精緻、時尚。
開發人員可能看到從8GB變成16GB的規格,就會熱血,高喊「敗!敗!敗!」了。
所以我們繞回來Flash身上。
Flash一開始的定位,是製作向量動畫使用的。也因此,打開Flash的開發工具(Authoring tool),整個操作介面最顯眼的就是時間軸了。
當設計人員望著這樣的工具,想的可能是第一個場景要放什麼元素上去,什麼時間點這個影片元件要開始做漸變動畫,什麼時候這個角色要淡入、淡出等。
這樣的設計思維,完全是以製作影片與呈現結果為導向,也是符合所謂右腦型的思維。
現在我們如果拖拉一個開發人員,丟到Flash的時間軸裡去,以下可能是他的反應:
偏偏網頁上各種多媒體與豐富表現手法的互動方式,需求度越來越高,也需要越來越複雜的程式去支援Flash開發,程式人員也越來越難招架Flash屬於另一個星球的開發邏輯。
那該怎麼辦?
是不是應該要打開程式人員的腦袋,看看裡面裝的是什麼?
然後再依照他們的思維,打造一套他們會用的工具呢?
開發人員會用什麼?
我們來看一下在程式開發享有盛名的開發工具:Eciplse
再看看用來開發Flex的工具,Flex Builder
你會不會覺得,這和下面這兩個差不多呢?
(相似度99.9999999999%)
當然Flex Builer只是用來開發Flex的工具,事實上不用它也辦得到,但是這裡要強調的是**,Flex的核心精神,就是交給開發人員一個開發類似Flash的神兵利器,讓他們可以用習慣的思維模式,來處理那些必須與時間軸和影片元件糾纏的事**。
因此Flex與Flash沒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問題,事實上,他們可以稱為Adobe在RIA世界的「帝國雙壁」。
很有趣的文章!!
另外幫老師解釋一下什麼是H好了:
這裡的格主Welcome to rainbowlover也是日本通吧...
[H] 日文HENTAI; 通常指18禁的東西如:H漫.....。
Flex是從人員腦中跳出來的-->開發人員的腦袋裡裝了一大堆H-->H就是變態
(恍然大悟)哦~原來"Flex=變態"阿~
茄.....子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