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改變下,過去的鐵人賽與現在的鐵人賽有什麼不一樣?
最早的鐵人名稱的印象是亞洲鐵人楊傳廣,是當時在十項全能上有傑出的表現,而有此美名。
十項全能(英語:Decathlon)是由十項不同種類的田徑項目組成。是考驗運動員個人速度、體力、技巧、耐力及持久力。
這種結合不同項目的競賽,「Deca」是希臘字的10項,而「athlon」的意思為競技;所以又有七項全能(heptathlon);這些活動,沒什麼鐵人Iron Man的字樣,好像是華人用鐵人來稱呼,而又翻回到英文Iron Man of Asia。
而直到1978年,第一個現代長途三項全能運動在夏威夷舉行,稱為鐵人三項全能運動(Hawaiian Iron Man Triathlon),與田徑場上的十項性質大為不同,結合長途的游泳、自行車、跑步。所以鐵人賽的名稱,自此之後成為廣為使用,如果照原文的字面講,是叫三種項目的競賽,中文翻譯把鐵人字樣放進來,聽起來就比較威。
其實每種活動的發展特色都類似,剛發展初期,參加的人很少,隨著消息報導多,參與該活動的人也就愈來愈多,大家的本事也愈來愈好,就算原有活動的距離乘以2或3的規模,一樣有一堆人參加;更多的潛能也就愈被開發出來。
看看本邦鐵人賽的發展歷程,剛開始參加的人數不多,第五年就多了幾倍的人數參加;從觀望到投入,過去因為參加的人少,也不曉得要寫些什麼,是否寫得完;幸而有行動派的先進們,從容地參賽投入,有這些表現很好的前例,讓之後各屆有所啟發借鏡,主題也更為多元。
耐力、耐久、形成習慣、能力,在短時間內不是容易的事。而一些邦友,在平常就已有整理發文的習慣,參加鐵人賽只是輕而易舉,對沒有這些習慣的邦友,就是個費較大心力的事了。平常立志是很容易,但作起來實在不容易,而鐵人賽確實是種立志,也有具體的時間期制促其完成。參賽者的能力就此擴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