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們初窺了造就良好使用者體驗及避免混肴使用者的門徑,而正所謂知易行難。
但為什麼這些事情總是“沒麽簡單”?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你並不是使用者。
即使你是個潛在的使用者,你也不能代表所有的使用者,所以你該做的事情是:出去走走。
去外面,找到使用者,跟他們聊聊,瞭解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才能知道怎麼做最有效的設計。
另外一個原因是:
電腦是很奇妙的。
很多時候,使用者體驗都是針對與電腦的互動介面,而且電腦跟我們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在思考,所以如何在電腦與使用者之前做好”翻譯“,像是該怎麼讓電腦工作的有效率卻又讓使用者使用方便,這就是使用者體驗中很有挑戰性的一個部分,我們常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讓他變好。
還有一個原因是:
軟體通常很複雜。
很多時候我們設計的產品都是以軟體為基礎,所以非常容易增加新的功能,也因為這樣,當我們設計一個複雜的系統的時候,功能會非常多,如此一來,要同時兼顧好的使用者體驗就會變得困難。
所以這邊有一個方法跟大家分享,如何在這麼多的功能區分輕重緩急?
首先,想像 橫軸 跟 縱軸 ,並專注在它的第一象限,
橫軸:
" 可持續(獲利)性 - Viability" 和 "( 技術 )可執行性 - Fesibility"
縱軸:
" 重要性 - Importance"
並從右上到左下,劃分三個區域,
可分為 “ 不做會死 ” 、 “ 強烈建議要做 ” 、 “ 可有可無 ”,
這時,你可以把你所想要加入的功能寫下來,依序針對橫軸和縱軸的程度評分,建議 1-5 分,由弱到強,來看你現在想加入的功能會落在哪一個象限,如此一來就可以簡單的區分重輕重緩急!
本文內容部份節錄自“MichiganX: UX501x Introduction to User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