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透過連結的狀態了解運用,本篇則是探討按鈕再運用上的色彩變化,包含了一般、行動呼籲、外框線、警告意味等常見的類型,當然這些類型介紹上別不會包含上一篇的 “狀態”,實作中依然要記得補上喔。
本篇會移除部分圖片,完整版可參考:https://wcc723.github.io/design/2018/10/24/button-color/
一般狀態通常是最沒有特色的,但使用上也是最為普遍的,這類型的按鈕通常不會帶有太多色彩,並不會特別引人注目,目的也是讓用戶了解的要執行、連結等等。
設計:越普通越好
宣傳網頁、登入頁等等都會有一個按鈕引導用戶到達特定目標,行為上我們稱為「Call to Action」,因此這類型的按鈕都會特別顯眼,配色上則會使用「主色」或「次要色」,並且以「填滿」的方式配置。
也因為這類型按鈕非常重要,所以相似的按鈕一個畫面中不會出現太多次,如以下範例所示,大多服務都是使用在「註冊」上(Airbnb 則是用在搜尋,所以對他們來說搜尋比註冊更為重要),必須謹慎配置這類型的按鈕,請把它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https://azure.microsoft.com/zh-tw/
設計:主色或次要色,並且填滿它
幾年前開始出現的一種按鈕風格,當時有一種暱稱為 Ghost button,相對於填滿的按鈕來說它的顯眼程度沒有那麼高,但依然能夠符合網頁的主題配置,所以重要性也是介於普通按鈕及 Call to Action 之間,很適合用在宣傳網頁、登入頁的次重要性按鈕。
如下 Uber 的網頁來說,最重要的是引導人們註冊成司機,其次則是引導乘客註冊。因此這個網頁的動機是尋找引導駕駛比引導乘客更為重要。
https://www.uber.com/zh-TW/tw/
在 Palantir 的登入頁來說,並不需要引導用戶註冊或購買,重要的是傳遞訊息、故事,因此沒有使用 Call to action 的按鈕,取而代之的是 outline 按鈕來引導用戶觀看他們的故事。
警告意味的按鈕是傳達此按鈕的危險性,所以與 Call to action 是相反的概念,警告是避免用戶點擊,Call to action 則是期望用戶點擊(許多電商都是使用橘色、紅色填滿作為 Call to Action。)。配色上大多會使用紅色,並且以「白底紅字」的方式避免過於顯眼,所以無論主色或是次要色選擇了紅色,都會避免使用紅底白字的方式在呈現,因為這樣的配置會吸引用戶點擊。
以 Github 的 Danger Zone 來說就是使用細紅框搭配紅字按鈕呈現,除了提醒用戶這個區域的安全性外,也避免吸引用戶目光。
避免使用紅色的按鈕,他會吸引用戶目光點擊(警告都不警告了)。
以上是常見的情境,大家可以依據這些概念看看國內外網站,是不是有很多符合這樣的情境,這些概念同時也可以運用在自己開發上並思考以下事情:
藉此來調整網頁的行動配色喔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