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1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2
1
DevOps

誤入 Ops 叢林的 Dev 小白兔系列 第 2

快取-第一次感受到開發與維運的思維面向不盡相同

  • 分享至 

  • xImage
  •  

第一次認知到維運與開發思維會有落差的是因為快取機制,其實也不能說是有落差,應該是說有些面向是身為開發人員可能不會思考到的。

先來說明一下,什麼時候會使用到快取機制呢?當系統需要經常使用到某些資料,而這個資料的內容又不需要即時更新顯示時,開發人員可能就會把這些資料複寫出來,存放在另一個可以快速存取的儲存空間,當系統需要使用這些資料時,就可以直接從可以快速存取的儲存空間讀取複寫的資料,而不用直接到資料庫中讀取。

為什麼會想要建立快取機制呢?通常是當系統的使用人次變多了,如果頻繁地對資料庫拿資料,可能會對資料庫造成負擔,為了避免資料庫被操掛,這時候就會選擇使用快取機制。快取機制的使用,在稍有規模的系統中很常見,所以不論是開發或是維運人員都會知道也一定都能理解使用情境,既然都能理解,那兩方的認知差異是在哪兒呢?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17/20112120WxB6RTvFuY.png

讓我們試想一個情境,為了讓用戶能夠有良好的用戶體驗,所以我們準備了多個系統,放置在不同的地區,但不管用戶連到哪個地區,都可以正常的使用。在分流的前提下,我們會將用戶分群,A群用戶會預設連向A地區,B群用戶則會連往B地區,當使用者覺得連線品質不佳時或是某地區服務異常時,我們可以手動切換用戶連線的目標地區。

每當有用戶開啟系統時,都會需要取得連線區域的設定,正常情況下,區域連線的資料不會經常改動,但又經常會被使用,所以我們便將用戶與連線區域的設定放進了快取機制。採用的方式是當用戶開啟系統後,把連線資訊存入快取設備中,並且設定在快取中的資料在一定的時間過後會自動消失,後續用戶操作需要使用該資訊時,會先從快取中取得資料,如果快取中沒有資料,在連線至資料庫,讀取當下的資訊,再把資料重新從入快取。

快取機制中的資料每分鐘更新或是每五分鐘更新,對開發團隊來說影響不大,只要能達到保護系統的效果即可,但對於維運團隊在一線面對客戶時,就不一樣了,資料更新週期以及資料存放方式都會影響在第一線維運應對狀況。當需要調整連線地區的用戶數不多,去記憶每個用戶調整後生效時間再告知使用者重新嘗試連線,可能不會是一種困擾,但如果同時間要處理的用戶數到達一定的數量後,對維運人員就會一種負擔。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17/20112120ihqEb3ZVbn.png

在實際接觸維運人員之前,都認為只要保護好系統,讓系統不要 crash 就好,但在與維運團隊討論時,有個印象深刻的回覆是:『當同時間要處理多則問題時,我哪裡還有時間去一個一個計時五分鐘,看看設定是否生效?』,這是我在 Ops 叢林中,第一次深刻的意識到,開發時要記得把維運團隊在第一線的處理情境考量進來,否則不良的系統設計,殘害的就是身在第一線的同胞(拭淚)。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17/20112120vi33g3Nc4h.png

此外,快取中資料更新的方式是整個群組更新或是單一會員更新,對維運團隊來說也是相對重要的,我還記得,當初維運人員想要釐清存放快取資料時,是按照用戶群組區分還是單一用戶資料存放時,開發團隊窗口給的回覆是:「反正就是五分鐘更新,調整後,等五分鐘就對了,有必要了解到那麼細嗎?」

但實際上是維運團隊還真的是需要了解這些設計細節,才可以在第一線處理問題時,採取較快/較正確的措施,而且也必須了解每個異動,對系統造成的效果為何?如果不清楚設計,以為異動資料後,就可以解決同一群組內所有用戶的問題,也真的這樣回覆用戶了,當用戶再次使用時,發現一樣的狀況,是不是就會對這家公司產生疑慮,可能會認為沒有認真處理問題,也有可能會覺得職員本身就對公司系統不熟悉,而產生負面觀感。

這些瑣碎的小細節都是在研發單位時,比較少留意到的細節,也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有點理解,好像有點開始接觸到何謂 DevOps 。 /images/emoticon/emoticon24.gif


上一篇
前言(主題緣由)
下一篇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被拒絕後,找到希望(人物介紹)
系列文
誤入 Ops 叢林的 Dev 小白兔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