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數位時,覺得他是一種很精確、可靠的東西,資料就是一個個位元的這樣傳送,或是像我們在按計算機時,覺得他就是個不會出錯的好東西,但在音訊的世界裡,可能也因為他不是一個數位就能掌控一切的領域,畢竟最後人聽到的還是類比的音樂訊號,所以會有些大問題,像是jitter...
複習一下
先來複習一下DAY5的內容,那天我們提到了位元深度與取樣頻率,對音訊來說,位元深度有點像解析度,橫軸的位元深度越大,那橫軸能描繪圖形的值就越多,越精細就越能接近真實情況;取樣頻率就是每秒取樣幾次,然後如果把音訊想像成長條狀的蜂蜜蛋糕,打算把它切成幾等分,那分出來的每塊蛋糕就會一樣大
jitter跟時間有關係
在跟數位設備進行轉換的過程中,時間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就像是剛剛提的切蜂蜜蛋糕,真的能每一塊都一樣大嗎?在音訊上,如果不是維持同樣的速率,不小心急了一點,又或是慢了一點的去切音訊,此時造成的時間誤差稱為jitter,在真實的數位系統中是一定會存在的,而且在我們討論的聲音訊號中,如果jitter過大,人耳是可以聽出來的,畢竟還原出的類比訊號就已經造成失真了
好奇jitter造成的聲音的話,這篇文章Jitter聽來長啥樣?蠻簡單的與大家聊
造成jitter的原因維基百科裡就有提到
emm...聽起來就不是很好避免
除此之外,想特別提的是像我們前幾天有討論到介面,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查一下各種介面的傳輸方式,尤其是clock與data是怎麼傳的,會發現介面也會造成jitter
溫馨小專區
今天是9/28,祝所有老師教師節快樂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