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說,針對一個學習目標,如果持續不懈地採取行動,那麼遲早會到達目標。
若事情就是如此充滿希望,這個世界上也有一堆雞湯文學在傳達「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那為什麼在過程中我們還是這麼容易想要放棄?
直接用一句話概括問題的癥結是:「需要的練習次數,比一開始想像的次數還要多」。
每次練習後若沒有結果,就會面對「要繼續嗎?」的決策,此時若學習動力不夠清晰,就會暴露在「失望 → 放棄」的風險區裡。
由於大部分珍貴的技能都不是一蹴可躋的,因此如何在「練習 → 沒結果 → 再次練習」的循環中鍛鍊出高續航力,絕對是自學者的頭號課題——這個課題的重要性遠高於天賦與才智。
雖然大多數人都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然而,在大多數的成功故事中,主角會因為一個極偉大的、具有超凡使命感的目標而展開學習之旅,偉大的使命感如閃耀的北極星一路護航,讓主角在低谷時刻重新爬起,演繹出振奮人心的勵志故事。
在平凡的人生中呢,絕大多數的學習只是起於一個平凡的開端,例如期待獲得尊重、期待有更優渥的生活、期待變得很厲害⋯⋯等等,就如同在上篇論述的「學習動力」,這類平凡的願望相當真實,卻沒有北極星的力量。因此在遭遇挫折時,我們必然會想要放棄。
William Damon 的【邁向目的之路】中,將這種如北極星般的高層次目標定位為「目的 Purpose」,在長期的追蹤研究之後,William 歸納出目的感成形的 12 個步驟:
(我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受到了很大的內心震撼,因為這 12 個步驟展示出來的旅程,和我年少時期曾以「興趣」為中心來思考生涯的觀點相當不一樣)
若將 William 提出的框架稍稍潤飾一下,提煉出貼近職場自學者的重點:
大多數人忽略了「觀摩」的重要性,因此要獨立一個段落來特別說明。
在我們經營線上課程的時候,我們雖然會和同學推廣「觀摩」的重要性,但事實上,有非常多的學習者會在觀摩其他同學繳交的作業以後,萌生想放棄的念頭。
這是因為在觀摩的時候,這些學生一直在測量別人的水準和自己水準的差距。
但觀摩真正的用意是找出「行為模式」和「觀看方式」的差異,從而擴大自己的視角。已經找到長效動力的人,他的行為模式和觀看方式,和混混噩噩的初心者有極為顯著的差異,如果只看「結果」而不去看「門道」,非常容易導致挫折感的緊速累加。
由於大多數人在初始狀態的動力層次並不高,而旅程又會比我們想像得還要長,因此 reflection 的技術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於 reflection 後續會另闢專文說明。在此先簡單的定位:reflection 是「讓你跌倒了再爬起來」的神秘小力量,在學習過程中,逆風狀況多於順風狀況,因此每次不順利的時候,需要透過 reflection 來導出下一步行動。
另外,在學習的主戰場中,我們大多會開啟「專注模式」,全力專攻某項知識或技能,這個時候我們能注意到的範圍較窄,以學程式為例,同樣是讀一篇漫長的課文中,在專注模式中,你只會注意到語法關鍵字等等。
在告一段落、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大腦會切換到「發散模式」,在發散模式中,我們比較容易重新消化剛才不容易注意到的資訊,例如課文中也有提到的產業資訊、心法分享等等。在這種模式中進行 reflection,比較容易注意到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盲點,從而修正自己的學習模式,運用優化後的學習模式進行下一回合,因此才能愈學愈好。
看到觀摩那段的時候覺得應該要寫一篇「觀摩的方式」,但又覺得說不定以前寫過了.....XD
但觀摩真正的用意是找出「行為模式」和「觀看方式」的差異,從而擴大自己的視角。已經找到長效動力的人,他的行為模式和觀看方式,和混混噩噩的初心者有極為顯著的差異,如果只看「結果」而不去看「門道」,非常容易導致挫折感的緊速累加。
我也覺得那段有點跑題 這就是鐵人賽的壓力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