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定義一下範疇。
接下來的談論都是針對「自學 (self-direct learning)」的情境,也就是學習者需要自行定計劃並且蒐集學習資源的狀況,體制內教育通常不屬於 self-direct learning 的情境,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
成人教育、在職進修大多屬於 self-direct learning,學習者大多會因為一個外部的功能性理由而啟動學習,例如「學會寫程式就可以提高競爭力」或「會講英文才能和客戶溝通」等等。
興趣式學習也屬於 self-direct learning,例如許多人因為個人興趣而想學第二外語或跳舞,或者因為單純的好奇心而想了解宇宙原理等等。
不過如果需要特別討論「成效」的話,多半還是因為有些外部的功能性理由,導致你會在過程中對「成效」產生比較高的期待。
在這種偏功能性期待的 self-direct learning 情境,由於學習者面臨高度不確定,學習動力常有劇烈起伏。
學習動力的起伏導致學習者反覆回到「我是否需要繼續投資心力來學這個東西」的決策,對「我現在做的事情真的可以幫我達到 (功能性的) 目標嗎」反覆質疑。學習能量因而耗損。
今天我們先針對「動力」這個根本又關鍵的老話題起個頭。
動力是個老掉牙的話題,但也不能不談,因為大多數人會把上面提到的「功能性期待」和「學習動力」混為一談。
如果你花大錢報名了一堂昂貴的課程,你大概不會認為自己有「動力不足」的問題,但事實上,你有的可能是對「學完之後的結果 (功能性期待)」有著強烈渴望,而這個渴望並不等同於「學習動力」。
「動力」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你為什麼要學這件事」。
以下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用來測量你的「學習動力」。請你用自己的白話文回答「你為什麼要學這件事」,但需要照著以下結構來依序回答:
如果你是第一次運用上述四句話來回答「為什麼要學」,應該會頗有心理壓力——硬要說點什麼應該可以說得出來,但難免會有種胡扯的感覺。
你可以把自己在論述這段話的時候,「內心的感覺」當成一個測量點,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狀況:
如果是第 1 種狀況,顯然是對自己為什麼要學有了很清晰的論述,學習動力已經過關。但通常是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擁有產業知識與個人體驗的中段學習者,才能到達 1. 的水準。初心者只能以 2. 當成目標。
第 3 種狀況則會有點危險,由於你對「學習目標」與「功能性期待」之間的邏輯關係沒有理得很清楚,如果放著不管,在未來遇到困難的時刻,你會容易掉進自我懷疑的深淵,所以不如在一開始的階段,就投資一點時間,稍微做點研究,最好的研究方式是訪談相關領域的人。
第 2 種狀況介於中間,通常是已經研究過該領域,有了正確認知,但對整件事還沒有真正體驗過,所以沒什麼太實質的感受。如果是初心者階段,旅程尚未展開,到達這種狀況就算安全了。
無論你是哪一種狀況,這只是「動力清晰度」的差別,不代表你沒有動力,請不要把 3. 的情況當成「我該放棄」的暗示。
如果測量的結果是第 3 種狀況,請務必要花點時間訪問相關人士,或者搜尋該領域相關的成功故事或傳記,用別人的故事拼出一個大致的論述,讓自己從 3. 位移到 2. 的情況。
畢竟在職涯進修的情境中,我們太容易因為一些江湖傳說而對某項技能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真正開始學了以後,才發現自己跑錯棚了。
如果你能運用上述框架,具體論述出你為什麼要學一件事的理由,你可以省下大把時間,把心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你訂出的學習計劃會更有效、更容易看到成果,你會比較容易啟動「學習-回饋」的正向循環。
反之,如果你對動力過於模糊,雖然不代表你沒有動力,但你的動力「較為脆弱」,也就是在逆風的時刻(例如與他人比較時、體力不支時)更容易連結到想放棄的情緒,換言之,你會有很大比例的能量耗損在這些起起伏伏的心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