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4
4
自我挑戰組

持續 x 學習系列 第 4

學什麼:腦/手/心三大範疇

  • 分享至 

  • xImage
  •  

你會問自己「我在學什麼」嗎?

如果不深究的話,用一個關鍵字大概就可以打發這個問題,例如「我在學寫程式」、「我在學煮飯」等等。

然而,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注重「刻意練習」的學習者,或者你是課程設計者,就恐怕無法用一個 keyword 來打發這個問題。

「分類學」是 20 世紀以降一個很重要的科目,人類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發現,需要把知識進行細分,並且為每一項細目給予命名。有了命名和定位之後,才能做再進一步的分析與深掘。

分類的本身也可以梳理一個龐雜的學科宇宙,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分類綱目直接瞭解 big picture。

因此,面對「我在學什麼」這個問題,良好姿態是:將你打算要學的事情,例如「學程式」進行拆解與分類,運用任何的維度,排出一個學習地圖。

這個操作需要運用後設認知能力,並且也需要投入心力做前期研究,所以更簡單的方式是購買有口碑的課程,或者直接找個老師,讓老師幫你搞定。

雖然只要願意花錢一定可以省下工夫,但關於這個「學什麼」的問題,終究是自己愈清楚愈好,這會影響到之前談到的「學習動力」的清晰度。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能用來拆解「學什麼」的分類架構。

中間有一小段會比較學院派,覺得眼花的人先看圖就好。

Bloom 分類法

分類法自己設計也可以,但如果完全沒有概念的話,先抓別人的分類法來運用比較實在。

Bloom 分類法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架構,後面再說明為什麼我特別喜歡這個架構,現在先為大家介紹一番。

在體制教育制度化的年代,大概是 1950~1975 年間,以教育分類學先驅 Benjamin Bloom 為首,美國的教育學者完成了一系列的教育分類架構,把學習目標分類成三大範疇,每個範疇都會經歷不同層次的學習:

http://educationaltaxonomy.weebly.com/uploads/2/9/1/6/29161435/1941973_orig.png

Source: http://educationaltaxonomy.weebly.com/home/may-02nd-20141

中文是翻譯成認知 (cognitive)、情意 (affective)、技能/心理動作 (psychomotor)。

由於這三個字太高級了,也有人簡稱為 Knowledge-Attitute-Skill (KAS),我個人喜歡用「腦-手-心」來簡稱。

Bloom 分類法廣泛運用於 K12 和大專院校,使用者大多是正規訓練的教師。正統的教育設計者需要有嚴謹的學科目標設定,並且設計一系列的考試與衡量機制,因此,Bloom 分類學的架構比較嚴謹,複雜性也比較高。

Bloom 分類法後續有經歷幾次轉換,例如其中認知領域在 2001 的修訂版中已經變成這樣⋯⋯(如下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8/20129237KNuQsriRJ3.png

Source: A 3-Dimensional Model Of Bloom’s Taxonomy, by TeachThought Staff

好我們不是搞教育研究的,所以圖裡面的小字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看 XD

為什麼我喜歡 Bloom 分類法

先說明一下我個人偏好 Bloom 架構的理由,在 Bloom 分類法中,教學設計者和學習者的語言是一致的,它強調我們需要用一系列的動詞去設定學習目標,而學習者如果能成功完成動作,就代表「學會 (master)」。

例如: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7/20129237GoPbAWTs9b.png

這種「以動詞為中心的描述句」能夠讓學習者執行,也能讓觀察者驗證,這是我喜歡他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是這個架構比較符合全人教育的概念,就像前幾篇提到的,一趟「有意義」的學習旅程是漫長的,因此學習者在過程中不是只有學習知識,還需要經歷動力層次的昇華。

由於我自己需要設計的課程都是比較長期的、有職涯目標的,因此腦、手、心並重的架構對我而言比較有效。

因此,這個架構看起來比較複雜,但對我而言比較實用。真正在應用時我會做一些簡化和轉移,所以事實上也沒那麼複雜。

腦—手—心

好像有點跑題了,拉回學習者的角度。

學習者可以先不用管太多分類的眉角,但我覺得「腦—手—心」是一個很值得放在心裡的架構。

這裡我做一個比較簡單的摘要,讓你能快速了解重點: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7/201292370T7GCrpSST.png

為什麼我覺得這三個維度一定要強調一下呢,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是教育工作者,在腦海中可能沒有太具體的後設分類。

而傳統主流教育中,太過於偏重認知型的學習,也就是純粹用腦消化的範疇。雖然主流教育中也有「動手實作」的成份,不過因為考試的關係,動手實作不是第一順位(雖然職場上很強調,但小時候的教育真的比較是看書就好)。

至於「心」的部分就更加撲朔迷離了,是一個大家都不會說不重要,但具體來說也沒什麼明確的教與學。

我判斷需要做一個提醒,是因為由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習環境,如果不特別注意的話,我們可能在慣性上,都會太偏重「腦」,而非常忽略「心」的部分。

選用「心」這個字,可能會有人聯想到情緒化的事情,請注意一下上圖的小字,「心感受」的註解是:

  • 感受意義與價值
  • 瞭解每一個項目如何和整體連結
  • 看見自己的成長
  • 進行務實的自我評估

重點在是否對事情能夠有效地進行價值判斷。

所以,每當你學了一個段落,停下來回顧自己究竟「學了什麼」的時候,非常推薦大家使用「腦—手—心」的架構,看看自己是不是均衡發展!

關於「心」的維度,最能夠實踐的場合是在做 reflection 的時候,之後專文討論 reflection 時,我們會再討論這一塊。

分類法與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強調在每次練習時,需要分解學習內涵,刻意在自己的弱點上進行強化訓練。

若要實踐刻意練習,進行有效練習,你就需要針對自己的學習內涵進行拆解,因此運用某種分類框架,比較能夠幫助你進行拆解與分析。

在這裡介紹「腦—手—心」的架構,希望大家在進行分解時,能注意到三個維度的均衡,至於再細分的內涵要不要運用 Bloom 的六個層級,我是覺得可以不必這麼講究,那個比較是教育設計者在用的,對學習者可能會太細,其實用自己的邏輯去分拆,大概就可以找到刻意練習的焦點了,當然如果你好奇的話,也可以看看參考資料。

後面我們也會再安排一天介紹「刻意練習」和相關的小技巧。

Reference


上一篇
持續的困難:北極星般的高層次動力怎麼來?
下一篇
刀口上的學習:刻意練習
系列文
持續 x 學習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