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現LinkedIn的連結數默默已經超過3100人。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篇文章:LinkedIn使用手冊(上)(中)(下)篇,一起來認識討論一下,關於LinkedIn平台能在求職過程發揮什麼作用、LinkedIn的連結數為什麼重要,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LinkedIn帳號等等的秘訣吧!
如果想要踏出海外工作,LinkedIn的帳號絕對是一個需要花時間照顧的社群網站帳號。但是,為什麼LinkedIn會被歸類在社群網站的類別下呢?
還記得剛打開一個臉書帳號或是Instagram帳號,才剛加兩三個好友,狀態牆空空如也的時候嗎?到後來臉書跟Instagram帳號的好友連結數變多,是不是就透過了朋友的視野,一起建構了你的美食世界、旅遊視野、對生活的想法等等。而在看到一個新的帳號出現,你也下意識地去看了你們之間是否有共同好友,進而去判斷是否該跟這個人連結等等。
同樣的,在LinkedIn上面也是能夠做到相同的事,透過身邊已建立連結的人建構自己對於工作、職場的價值觀以及方向。同樣的,在求職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因為朋友的朋友,或是同事的前同事等等關係,能看見更多在這個城市,這個專業可能需要的一些訊息。而這些事情都是必須發生在,當你的連結數建立於至少250人以上,才會慢慢地對於“朋友的朋友”、社群影響這樣的情況有體驗。
而LinkedIn和其他社群網站不同的地方,你可以把它想成是給你的老闆以及未來老闆看的。而如果把自己的專業能力看成是一項服務的人來說,甚至可以把LinkedIn當成是你未來淺在客戶的Landing Page。
年度 | 機會 | 誰找到我 |
---|---|---|
2017 | 去紐西蘭帶5天的微軟技術證照教學 | 微軟教學夥伴的老闆 |
2018 | 從台灣到德國的第一份工作 | 新創公司的CTO |
2020 | 在柏林上德國之聲的網路電視節目 | 德國之聲的記者 |
仔細想想,這三件事情到現在想起來都還是覺得很有趣跟很不可思議。除了這些之外,也還有一些媒體跟學生論文採訪、社群合作,都是在這個平台上面發生。除了新創公司的技術主管會親自來找人之外,也還有FANG的部門主管發面試邀請也曾經在我的LinkedIn上發生。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還是會去思考怎麼樣可以讓自己的頁面更完整、更讓人能夠找到我,並且在閱讀的過程就大概能夠知道我們也許能有什麼樣的合作。也許未來還有更多的有趣的機會會來敲門!
也許有人會很苦惱地說,我都已經開了帳號,也大概有幾個連結了,可是為什麼還是沒有被recruiter找到?還是沒有人來跟我聯繫?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LinkedIn的Insight頁面,關於訪客背景以及你被什麼樣的關鍵字找到。
例如從這個表,就不難看出其實我的訪客裡面,最多的就是工程師,隨後跟上的就是recruiter。而大家從Data science這個關鍵字找到我的人最多,其次是作者跟工程師。這其實還蠻符合我目前的經歷。那知道這些資訊之後可以做什麼呢?
比如說,你是一個在找工作的人,但是來找你的recruiter每次都丟給你錯誤的職缺,或是你覺得怎麼都沒有被recruiter聯繫?有可能是你的資歷比較年輕,但也有可能是對方找不到你。所以從這個表可以檢視一下,現在的你需要被誰看到,你真的被這些人看到了嗎?假設你今天是職業講師,渴望被企業的HR看見,然後找你去做內訓,這也會是一種可能。
對我來說,隨著時間過去,也會期待自己,能夠在高階主管們的LinkedIn曝光度能夠提高,能夠跟這些人有更多的互動跟合作。
另一個圖表則是統計發文的觀看者,來自哪些公司、職業、國家地區。
在這邊可以稍微講解一下地區的部分,其實大家可以發現,德國的各大城市散佈在這個列表當中,一方面是因為德國的城市並不像台灣,許多工作機會都集中在台北,所以其實我在社群認識的前輩們,大部分是蠻均勻散佈在各個城市的。如果是想要來德國求職的朋友,如果沒有特別偏好可以多找幾個大城市,他們都有各自的產業強項以及生活圈。
另外是倫敦,因為講英文且剛好晚歐洲一個小時,發現還蠻適合在下班後跟他們聊,在歐洲接到來自倫敦的招募電話還算是蠻平常的事,也有一些人資是座落在倫敦,但是負責照顧整個歐洲的職缺申請。
好的,相信從以上幾點,大家不難知道。用心經營LinkedIn可能會有一些機會降臨在你身上,那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出現在搜尋列表的最上面呢?
今天的部分就先到這,我們簡單瞭解經營LinkedIn可能可以帶進來的淺在機會,也了解來看我們頁面的人的背景大概會有哪些。最後則是一些小技巧,讓你的Linkedin有一個好門面。下一集會再跟大家介紹,如何在更完善自己的LinkedIn內容囉。
歡迎大家訂閱專欄,
對於這個主題如果有更多的想法,
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
也歡迎在這個google問卷提問:https://forms.gle/aZPXa3ipTdi8HaLY8
或是拜訪不定期更新的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ymiachang.tw
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