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讀書心得的方向總覺得開始有點歪掉,思考了一個晚上後,我決定先暫緩寫讀書心得這件事,開啟另一個我更有興趣研究的主題: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簡單來說,就是決定如何分配投資的資金。
將資金依照個人財務目標與風險承受度,依照不同比例分配到各種資產如股票、債券、現金,甚至更多元一點近年來還有人會選擇配置像黃金、REITs、P2P 借貸、數位貨幣等。
因為不同的資產類型有著不一樣的風險、波動性,或者我們稱「不確定性」,為了能持續穩定的堅持長期的財務目標,將自己投資組合的波動性控制在晚上可以睡個好覺的程度,才能在不影響生活的狀況下走得更遠。
基本上,資產配置比例沒有標準答案,隨著每個人年紀、風險承受度、能花在研究投資的時間、資產規模等因素而異。
隨著資產規模越大能承受的波動就可能會越小。
舉例十萬與一千萬的資產規模,若都選擇了 10% 的波動程度,哪天一覺醒來損失了 10%。
對於十萬的人來說才損失一萬,可能一個月就存回來了;但對於一千萬的人來說是損失一百萬,那真的睡得著嗎?
扯遠了,這邊就先粗略的列一下查到的各種比例參考:
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建議都不一樣,而究竟要選擇怎麼樣的比例,在後面的篇幅中,會更深入來實際用工具來回測看看哪一種比較適合我。
拉回正題,要來初步建立我的第一個資產配置計畫,那第一步就是要設立目標。
在設定目標這一步我想了蠻久的,首先我先去找了網路上一些現成的退休計算機之類的文章,像是市場先生這一篇,算出來的結果是:
要做到 75 歲才能退休,哭啊。
輸入幾個數字就被算出人生的感覺也不是太好,但其實這份表格還沒考慮到家庭的收入,而且生活品質估的比較高一些,且完全不考慮投資績效及長期資產複利的狀況,只能說財務規劃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
所以總覺得需要連這部分也一起考慮進去比較適當,因此可能之後找個時間,耐心地自己來用 Excel 拉一張退休計算機計算比較好,之後如果有做出比較適合自己的版本再另外寫一篇分文章分享。
因為是第一次做資產配置,還沒什麼經驗,就先以 10 年為第一組資產配置計畫的期限來實驗。
初始的投資資產設定為 10
萬,每年不含資本利得與配息,再額外投入 12
萬(以一個月 1 萬計),這樣先小計一下 10 年下來的本金是 130
萬。
初步抓個整數 10 年後期待這一筆錢能達到 1300 萬 250
萬,另外將通貨膨脹率的估計值約 2%
計算進去,也就是這個今天設定 250 萬
的價值相當於 10 年後 250*(1.02^10) = 304.75 萬
。
最後,再使用 IRR 公式來計算,可以得到名目報酬率為 14.17%
,因為有估算通膨的 2%
,可以得到要達成這個財務目標需要的是一個「實質年化報酬率為 11.93%
」的資產配置策略。
- 這裡 IRR 計算出來的報酬率,稱為「名目報酬」,為計入通膨率的年化報酬率
- 不計入通膨的「實質報酬」的算法為
((1 + 名目報酬) / (1 + 通膨率)) - 1
,大約可以估算為名目報酬 - 通膨率
。- 詳細算法可以參考綠角這一篇文章。
今天介紹了什麼是資產配置,以及粗淺的談了一些資產配置比例的建議。
最後透過一個實際的案例來估算一個資產配置計畫的初始設定目標該怎麼規劃。
而最後算出來的 11.93%
這個預期年化報酬率其實是蠻高的一個數字,不太容易能長期一直持續達到,因為資產配置要作最壞的打算,保守估計後有多的都算賺到。
因此明天會來研究如何調整目標,並開始著手資產比例地回測,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