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29
0

今天來筆記一個之前從股癌上看到由 Ray Dalio 分享的一段 30 分鐘的淺白經濟學的影片。

 

影片介紹

這影片由橋水基金創辦人 Ray Dalio 在 2013 分享關於「經濟是怎麼運作的」的影片,這是他所認為一個簡單但實用的經濟分析方式,這方式協助他預測並躲避可能的全球金融危機。

這部影片由淺入深、邏輯清楚地介紹複雜的經濟概念,搭配影片中可愛的動畫與音效更容易理解,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花個 30 分鐘耐心地看完這影片。

沒耐心的話也可以大概參考一下我整理的以下一些筆記。

 

筆記

看似複雜的經濟,其實由幾個簡單的零件和無數次重複的簡單交易組成。

這些交易由人的天性驅動,形成三股主要的經濟動力:

  • 生產率的提高
  • 短期債務週期
  • 長期債務週期

交易

  • 交易是經濟機器的最小零件,所有經濟週期和動力都是交易造成的。
  • 每次交易中,買方使用貨幣或信用向賣方交換商品、服務或金融資產。

  • 花費的貨幣 + 信用 = 支出總額
  • 支出總額 / 銷售總量 = 價格

  • 一個市場由買賣同種商品的所有買方和賣方組成,經濟就是由所有市場內的全部交易構成。
  • 政府是最大的買方和賣方,政府由兩個部分組成:
    • 中央政府:收稅和花錢。
    • 中央銀行:透過影響利率和發行更多貨幣來控制貨幣和信貸數量。

信貸

  • 信貸是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所謂的錢實際上是信貸。

  • 貸款人和借款人就跟市場中進行交易的買方和賣方沒有兩樣。
  • 貸款人希望自己的錢生出更多的錢,而借款人則想購買當前無法負擔的某種東西。信貸可以同時滿足這兩個需要。
  • 信貸一旦產生,立即成為債務,債務是貸款人的資產,是借款人的負債。

  • 整個週期循環如下:
    • 借款人獲得借貸
    • 支出增加
    • 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
    • 另一個人收入增加
    • 收入增加信用度提高
    • 借貸增加
    • 支出增加

  • 上面這樣的模式導致經濟增長,也才產生了經濟週期。

生產率與債務週期

  • 生產率表現於長期,信貸在短期更重要,債務是驅動經濟的動力,因為我們能通過借債讓消費超過產出,但在還債時不得不讓消費低於產出。

  • 債務波動有兩大週期,短的持續約 5-8 年,長的持續約 75-100 年。
  • 有信貸的經濟能增加支出,使收入的增長速度在短期內超過生產率的增長。
  • 借債形成週期,週期會上升,最終也會下降。

短期債務週期

  • 短期債務週期循環如下:
    • 經濟活動增加,進入擴張期
    • 信貸刺激支出增加
    • 「支出增長速度」超過「出售商品的生產速度」,價格上漲
    • 產生通貨膨脹
    • 央行不希望通膨過高
    • 升息
    • 利率上升,借債減少
    • 支出減少
    • 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
    • 最終人們收入下降
    • 支出減少,價格下跌
    • 產生通貨緊縮
    • 經濟活動減少,經濟進入衰退
    • 如果衰退過於嚴重,且通膨不再是問題,央行將進行降息
    • 經濟活動重新加速而進入「擴張期」。
  • 每個短期債務週期大約持續 5-8 年,並在幾十年內不斷重複。
  • 每個週期的低谷和高峰後,經濟增長和債務都超過前一個週期,因為人具有借更多錢和花更多錢的傾向,而不喜歡償還債務。

  • 因此在長期內,債務增加速度超過收入,就形成長期債務週期。

長期債務週期

  • 在繁榮期時經濟情勢大好,資產價值持續上升,人們認為增加借貸很划算。但當過度借貸時,泡沫就產生了。
  • 在走到長期債務週期頂峰前,儘管人們積累大量債務,但收入與資產價值趕得上債務累積的速度,也讓借款人能繼續維持好信用。

去槓桿化時期

  • 但幾十年後好景不常:
    • 走到「債務負擔」超過「收入增長速度」時
    • 償債成本增加
    • 人們開始減少支出
    • 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收入
    • 環環相扣下此時週期逆轉
    • 進入去槓桿化時期。

  • 在去槓桿化時期,人們減少支出、收入下降、信貸消失、資產價格下跌、銀行擠兌、股票市場暴跌,產生惡性循環。

  • 不同於一般衰退可以透過降息刺激經濟,在去槓桿化過程中,利率已經接近 0 而無法達到刺激功能。

  • 在 19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及 2008 年的次貸危機美國都遭遇了這樣的狀況。

  • 衰退與去槓桿化之間差別在於,在槓桿化過程中,借款人債務負擔過重,無法通過降息來減輕;而貸款人意識到,對方債務龐大根本無法償還。這造成貸款人停止放貸,借款人停止借貸,整個經濟運作失去平衡。

去槓桿化的解決

  • 根本問題在債務負擔過重,必須減輕,因此有四種辦法可以採用:

  • 通常第一個做法是「削減支出」,不再借入新的債並開始還債,但因為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當償還債務的速度趕不上收入減少的速度時,這會造成通貨緊縮。

  • 下一步會嘗試「減少債務」,貸款人不希望資產消失,同意債務重組,像是「還款減少」、「償還期延長」、「降低利率」。雖然可能有機會讓債務消失,但同時也可能讓自己的資產價值降低,若速度趕不上債務償還速度,一樣會有通貨緊縮。

  • 前面這些狀況對中央政府產生影響:
    • 收入降低、就業減少導致政府稅收減少。
    • 失業率上升,政府須增加支出進行財務支助。
    • 政府制定刺激計劃,以彌補經濟活動減少。
  • 政府的支出超過稅收,就是所謂的「預算赤字」。

  • 而政府需要透過加稅或舉債來填補赤字,因此需要向「富人」加稅進行「財富再分配」,但這會造成富人需忍受資產貶值、增稅壓力等,造成貧富雙方的仇恨更造成社會動盪。

央行發行貨幣

  • 因此最後一招是由央行「發行貨幣」來購買金融資產與政府債券。

  • 這兩者需要合作才能解決經濟蕭條的狀況:
    • 央行發行貨幣購買金融資產與政府債券
    • 政府得到預算,能執行刺激經濟計劃、發放失業救濟金,藉著增加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讓人們收入增加。
  • 最後透過平衡這四種方法來達到和諧地去槓桿化就能解決經濟危機。

  • 最後債務負擔下降,一切恢復秩序,經濟機器也恢復正常運作。

  • 為了使債務負擔下降和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大約需要 7-10 年或更長的時間,這期間又被稱為「失去的十年」。

結論

  • 實際上的經濟運作更複雜,但透過以上這個分析方式,我們可以看清過去與現在的處境,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心得

今天花了比較大的篇幅來筆記這段影片,但還是強烈推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看完這個 30 分鐘的影片,更能了解整個脈絡,因為畢竟消化過的內容還是可能有些缺漏。

在看這齣影片前完全不知道「信貸」這麼重要,而且看完後也更了解前陣子三月疫情爆發時的種種經濟政策是為什麼了。今天就先到這,我們明天見~

 

參考資料


上一篇
《約翰柏格投資常識》筆記 (5):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投資建議
下一篇
完賽心得
系列文
一個白天寫扣晚上炒股假日讀書工程師的投資理財筆記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