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棒球職業化的影響,分工會越來越精細,光訓練群組就有總教練、首席教練、打擊教練、守備教練、投捕教練、投手教練等分類,再加上運動傷害防護員、球探、翻譯、工作職員等他類人員,就會看的眼花撩亂,至於近年來科技化的納入,訓練不再土法煉鋼,臺灣開始引進美國大聯盟所使用的打擊模擬系統和投球模擬系統,開始可以用較科學的方式,去找出球員表現不佳的原因,也可以藉由側錄取得的數據,去調整球員的姿勢以及投打軌跡,降低球員因錯誤的姿勢而產生的運動傷害。
在未引進這非接觸式的系統時,早期就有用到一種接觸式圓形感測器,貼在全身上下,然後利用肢體動作熱感應的方式,讓資訊團隊捕捉熱節點影像,然後用3D影像呈現,但這種方式只能在固定區域施作,還要穿戴機器和特殊服裝,不過早期這種方式,也是可以用來改正運動員姿勢,以及作為教學影片,並可以將影像儲存在資料庫中,相較於使用錄影機,前後倒帶或放慢速度播放,可以捕捉較多肢體細節。不過隨著感測器日新月異,模擬訓練器開始會使用光感測器或紅外線感測器等元件製作機器,甚至加入VR影像系統,增加訓練器的實況感,不只棒球,甚至足球、高爾夫、桌球、羽球等運動都有相關的機器可用。
說明:影片從7:53段開始有影像擷取
電腦能夠使訓練更加有效率,但尚不能完全取代人類,還是需要有專業教練在電腦影像前指點,才能事半功倍,在美國大聯盟系統中,想必大家聽過奧克蘭運動家隊,也看過比利.比恩(Billy Beane)為主角的《魔球》書籍或電影,因為運動家是個小市場球隊,不可能在花太多冤枉錢選一些言過其實,或者無法為球隊帶貢獻的球員,在1997年,比恩被運動家隊延攬為球隊經理,又重用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數據專家保羅.德博德斯塔(Paul DePodesta)作為左右手,開始分析如何打破傳統球探的現場「看人模式」,因為這個方式常會看走眼,選到痛痛人讓球隊陷入無底重建迴圈,開始利用電腦輸入在球場所取得的球員數據,再研判這名球員是否符合球隊戰術體系,例如說需要會選球、大學畢業以及外界所認為的「怪投」的球員等數值,其實這套模式就已經算是AI結合資料庫應用的先聲,比恩的創新運作,使得球隊開始產生化學變化,戰績一直蒸蒸日上,還多次闖進季後賽,比恩的成功得力於相信科技,也帶動大聯盟各球隊改變球員布局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