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1 iThome 鐵人賽

DAY 4
1

升上高中也有專題研究的學分。為了找到適合的題目,我和同個專研的同學一起到師大資工(和科學班合作的校系之一)訪問教授。前後去了幾個禮拜,從聲音分析、叢集計算等,甚至還有用機器學習來訓練 AI 玩遊戲等,認識了很多不同領域。但我們對這些題目都興趣缺缺,嘴上說著有興趣,但也僅止於有興趣,試個幾天就沒有打算繼續研究下去了。而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一段時間,直到高二為止我們完全沒有任何進展。

到了高二被推坑教育部辦的「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比賽。因為沒有任何經驗及基礎,所以硬是在網路上找了許多影片及文章,大概了解模型的原理及如何使用後,在一陣慌亂中結束了第一次對機器學習的接觸。雖然沒有得到任何名次,但覺得這或許是個能夠繼續研究的領域。

很不幸的,這個坑是個無底洞。光是如何使用 UNIX 指令就已經分身乏術了,還要同時熟悉使用虛擬機的資源、機器學習的原理和修改方式,手中擁有的感覺都不屬於自己一般,和之前的所有研究都還要複雜很多,也都不是自己能夠簡單掌握的領域。而事實上我們的研究觸及到的領域也非常廣泛,除了我當年在鐵人賽寫的筆記來學習機器學習的模型外,若要更深挖掘,線性代數(傅立葉轉換)、微積分、語言學、自然語言處理等都需要研讀一番後才有可能有完整的認知。(現在還是不會QQ)

我和專研夥伴花了半年的時間後才終於把研究做出了雛形,雖然現在回顧會發現很多問題(是真的很多),但至少在當時能夠拿到校內資訊組特優,也才有勇氣說這個專題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過這一切回想起來也覺得非常神奇,居然是從一個完全沒有得名的比賽開始發芽的。而原本每週都去師大資工看到的那些題目卻沒有任何感受。或許是因為有比賽的壓力在才願意把頭伸進去一探究竟,但也有可能是心底的某個角落就對這個領域觸動也說不定。

從完全不熟悉的疏遠感,每天開始一點一滴的理解,慢慢把知識轉變成自己的經驗,應用到自己的研究上......或許因為難度一下子提升太多,導致研究的過程中沒有什麼實感,也不覺得這是個能夠拿出去給別人看的東西,但其實這些步驟在之前的所有企劃、專題都是一樣的。

個人認為這樣的想法搬到學習程式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獻給各位參考。


上一篇
03 從專題研究中學習
下一篇
05 競賽程式經驗談
系列文
深入高中程式設計能力指標 APCS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