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1 iThome 鐵人賽

DAY 13
0

今天談一個在商業視角的時間故事。

我的公司盛行加班(勿戰),因此有些主管為了體恤加班的同仁,也方便把同仁留在辦公室內,因此在幾年前就在公司內部建議了放置自動販賣機的需求。然後後面幾年每次只要內部討論到員工福利的時候,都會說跟公司建議過了,但都沒下文.....

直到有一天,大樓進駐了一家便利商店,工程師們大歡呼,覺得大樓建商英明,以後買早餐,吃午餐等什麼的,都不用離開大樓,真的很方便。

而在過一陣子,看到辦公樓層內推入了自動販賣機,辦公室的同仁大多:喔,朕知道了~~,結束這回合。

有完美主義基因的工程師,每次進行專案的時候都把專案成果雕琢的跟藝術品一樣,要精美小巧,裝飾完整,期待每個環節都可以得到掌聲讚嘆。但這樣的慢工出細活所需要的時間就會過長而失去了商機。做專案的人稍微貼近市場一點(嗯,或者被客戶逼著),就會盡可能地跟工程師好說歹說,溝通時程,但最後就弄到兩敗俱傷,水火不容,專案人說工程師恃才傲物,工程師說專案人拿雞毛當令箭壓榨工程師。

幾年前回來資訊業界後,重新參與了社群的活動,有一年聽到Ruddy老師的演講,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 專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見全貌。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全身發抖,因為我知道Ruddy老師幫我總結出了我過去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會想要告訴工程師,Ruddy老師的"看見全貌",在我心裡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要搞懂公司的業務活動,從需求怎麼來的,怎麼談的,然後到我交付需求後,後續還有什麼流程,還有哪些利害關係人在當中做什麼活動,最終需求的功能或產品到市場上,使用者怎麼購買,怎麼使用等等。可能一個專案兩個專案都還沒有辦法拼湊出全貌,但隨著做的專案變多後,勢必可以瞎子摸象拼湊出一個概況出來。

當你(盡可能)了解事情全貌後,交付給自己的任務,就能發現任務背後的商業價值會是在哪裡,早日完成最商業核心價值後,就可以鋪出一條讓使用者通往價值的路徑,就可以早日把雛形上線,完成任務。

而我也會想告訴專案管理者,你的責任也在於挖掘出每一個專案的核心商業價值,或者要辨識出專案只是通往核心路徑中的一部分,然後幫助工程師用正確的視角,正確的時間分配處理專案。

我常常在專案初期討論中發現一件事情,就是專案人員很盡責地在詢問“登入功能”的規格。帳號是傳統帳號還是用email登入要不要做FB/Google登入,密碼驗證規則等等。甚至在跟主管與利害關係人面前demo中,花了十分鐘在說明相關規格。我能理解在服務設計的範疇中,從註冊與登入開始,就是一項服務體驗的設計範疇,在流程的開始就關照使用者的情緒。但這個流程中會是在專案初期最重要的事情嗎?如果不是,那是否考慮換個思考方式,我們先使用間單的帳號密碼註冊,可以登入系統,早點試用系統內能產生價值的功能,確認方向正確性,再來修補登入流程。

退一萬步來說,如果甲方業主或者利害關係人是個挑剔仔,你想要讓他挑剔反覆決策登入怎麼做比較好,還是請他先針對他的商業核心功能相關的部分做確認,減少或者提早核心的修改,以免專案後期才碰到困難複雜的核心變動,導致牽一髮動全身?

再退一萬步來說,這個案子究竟是在驗證甲方的商業邏輯,還是在驗證登入流程的體驗?早點上線,才能產生商業價值或者數據價值,提供未來經營方向的決策參考依據。

販賣機早點設置,爭取到同仁對於公司員工福利的感謝,與同仁產生互動後,搜集同仁對於商品內容的想法,進一步滿足同仁的期待,便利商店出現雖然會降低販賣機的使用,但同仁也多感謝公司的德政,不是嗎?


上一篇
說話的藝術
下一篇
簡單的先做 VS 技術難題先做
系列文
專案/團隊管理的無字天書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