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ing」的基本概念
以上是 KK 為「形成 ing」設定的基本概念,但本章要講的不僅於此。
接下來才是論述的展開。
KK 帶入了「進托邦 (Protopia)」的概念,這個詞是從烏托邦、反烏托邦衍伸出來的,總之,進托邦指的是一種成形的狀態,不是目的地,而是一種過程。
「Protopia 不斷在變,所以我們看不到」是這段討論的關鍵,不斷變形、沒有終點的過程,很難成為人們歡呼的目的,但我們應該要期待自己能察覺到。
正因為看不到,人們很難想像未來是什麼樣子(但是卻能感覺到現在的問題),這種對未來的盲目令人苦惱,造成了盲目的現在。
但若能接納目前浮現的變化,接受未來就是過程的產物,變化本身就會變成未來。也許你就能欣然接受未來,以及未來的成形。
由於 Protopia 不斷變化,其實你很難看見究竟形成了什麼,只有在回顧時才看得出來。
有時候我們攪不見形成了什麼,也是因為事情出現的方式可能違反我們的期望。
接下來 KK 進入講故事時段,從網路剛形成的年代,講到當時即使是最深具洞見的網路先驅,都沒有人預見到未來的樣子。
之類的例子,大概就是在講,當時最早一批的參與者,沒想到網路會變成什麼樣子。許多當時的狂想、預測的「結果」都和後來發生的不一樣。
在 KK 舉出的情境中,最大的 missing link 是當時從未有人想到會有一種「由使用者提供」的能量,讓人能隨時隨地在網路上取得不需付費、無所不包的內容。在當時,如果有人宣揚類似的計劃,總是會遇到一個瓶頸——全世界的投資公司加起來都不可能為「豐富的內容」提供資金,所以規模受限的網路無法成功。
走向結論,KK 開始預測 30 年間的趨勢。
你可能會問,數位世界有太多選擇與可能,就算你能擠進去一個小小的創新想法,但在這不可思議的豐饒裡,有誰會注意到呢?
但,這就是關鍵!網際網路還在成形。我們製造的成品會持續變成其他的東西。
............是不是有一種,對,所以,我到底看了什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