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最近提供新的服務來提供額外的人才來源,是不是可以從數字平台之外還有潛力的人選。覺得也可以整理一下對這些招募管道來源的想法。
去年還是前年,公司有贊助一些技術年會,所以應邀前往參加。雖然有公開招募資訊,可是後續收到的履歷,跟數字平台相較之下少很多。話雖如此,還是保留態度,畢竟掛著公司名義參加,但是產品本身的曝光度其實有限,而且當時主題也不是那麼吸人,當然也不會有正面的影響。
雖然老牌,但是看到求職的人很多。而且在公司的方案之下搜尋、篩選條件還有人選的求職活動等等,目前使用上是各種需求最完整,而且馬上決定要不要寄送面試邀請。老牌平台的缺點就是常常會透露人選的資訊個人隱私太多,所以看到這些履歷都需要下意識的當做沒看到。
職場上的社群網站,可以從當中去聯絡共同領域。而且比起加臉書來說,職場上互相在 LinkedIn 上互為好友,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私領域太透明化。自己試著用關鍵字去搜尋人才的技能的關鍵字,相較於數字平台,可以看到的資訊更多,而且從一些平台上的互動,可以看到這個人是不是還在持續在平台上活躍,或是在隨時更新自己的經歷。
但如果要跟陌生人直接傳送訊息,是需要額外付費。可以理解為什麼獵頭們想要先加為好友,之後再開始聊一些機會。就與同事討論 LinkedIn 上的用戶,大多都是資深人員,不會有新鮮人的。的確在我搜尋關鍵字(Kotlin)後,發現在 LInkedIn 的用戶們,看到的年資至少都三年起跳,甚至不少人都是掛著資深以上的職稱。
CakeResume、Yurator、Indeed、meet.jobs、wanted、Glassdoor 等等,不管是台灣或是全球性的,求職平台越來越多元,也端看公司想要找什麼樣的人才。像 Indeed 看到外商在台灣的職缺會比較完整,可能在台灣還沒那麼熟悉台灣的求才市場。而 Yurator 印象中是實習職缺較多,且會是很多新創公司曝光的管道。但在求職過程中,也是要看看自己心裡期望的待遇、職務,去找到自己使用最順手的平台,也會幫助你在找工作時少一點焦慮感
公司有付費請各家顧問幫忙協助合適的人,目前有接觸的獵頭顧問,為了獎金彼此競爭很激烈,甚至還遇過獵頭為了爭取曝光機會,對方直接在團隊還沒回覆下一階段面試流程,就邀請人選直接來寫技術題目。
除此之外,也會有只是為了讓人選曝光,根本沒有考慮過公司和團隊的需求。幾年前曾經遇到面試的一位人選,大家聊的很愉快,快結束的時候,才發現對方以為我們是產品 A,實際上我們是產品 B。再深聊下去,原來是獵頭直接跟他職缺是做產品 A,還好人選感到有些無奈,但對我們也蠻有興趣的,算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大家求職過程中,如果遇到不錯的獵頭,要好好把握啊。好的獵頭可以帶你飛天,其他的會讓你死在哪裡都不知道。
最後看到在《30 天菜鳥主管養成計畫》招募,也有提及好的主管會讓自己多曝光,讓人才自已找上門來。過去到現在的主管,或是他人的經驗,在舒適圈中沒有聽過有主管願意會這麼做。如果大家有這樣的主管,歡迎分享經驗互相交流,也很好奇這樣的做法所帶來的助益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