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4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自我挑戰組

金融資料科學系列 第 20

財務報表分析 - 損益表

  • 分享至 

  • xImage
  •  

損益表的組成部分和格式

收入

(又稱銷售額或營業額)通常是指在企業日常活動中交付商品或服務所收取的金額。
收入是在調整後報告的(例如,現金或批量折扣,或其他減少),並且術語淨收入有時用於明確表示收入已被調整(例如,估計回報)。

重要:透過參考其他地方披露的資訊(財務報表註釋和管理層討論與分析、MD&A)來確定適當的可比較收入金額

費用、淨收入和收入

收入的定義包括收入和收益,費用的定義包括企業日常活動中產生的費用和損失。

費用反映了企業活動過程中的資金流出、資產消耗和負債發生。
費用可以根據某些特定要求以不同的格式進行分組和報告。

在損益表的底部,公司報告淨利潤。
淨利潤通常被視為最重要的單一術語描述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業績的相關數字。

淨利潤(利潤或虧損)可以定義為:

  • a) 收入減去支出,或等價
  • b) 收入加上其他收入加上收益減去支出,或等價
  • c) 收入加上其他收入加上收益減去業務日常活動中的費用減去其他費用,然後減去損失。

最後一個定義可以重新排列如下:
淨利 =
(i) 收入 - 日常活動支出 + (ii) 其他收入 - 其他支出 + (iii) 收益 + 損失

每家公司都會在淨利潤下方提供其他項目:有關淨利潤中有多少歸屬於公司本身以及該收入中有多少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也稱為少數股東權益)的資訊。

非控制權益代表了“屬於合併子公司少數股東的收入,而不是母公司本身。

損益表中的其他項目

收入、財務成本和稅務費用需要在損益表中單獨列報。

即使未指定,也應列出與了解實體財務績效相關的行項目、標題和小計。

費用可以按其性質(例如折舊)或功能(例如銷售商品成本可能包括勞動力和材料成本、折舊、銷售人員的工資和其他直接銷售相關費用)進行分組。

小計:毛利

損益表中經常顯示的一個小計是毛利或毛利率(即收入減去銷售成本)。
當損益表顯示毛利小計時,據說使用多步驟格式而不是單步格式步驟格式。
毛利是減去交付商品或服務的成本後的可用收入。

小計:營業利潤

(又稱同義,營業收入)。
它是從毛利中扣除營業費用(例如銷售、一般、管理和研發費用)而得出的。

營業利潤反映了公司在扣除稅費之前的業務活動利潤,對於非金融公司來說,反映了扣除利息費用之前的利潤。

營業利潤有時也稱為 EBIT(息稅前利潤)。
但是,營業利潤和 EBIT 不一定相同。

範例:

對於一些由多個獨立業務部門組成的公司來說,營業利潤有助於評估各個業務部門的業績,因為利息和稅收支出在整個公司層面上可能比單一部門層面更相關。

儘管額外的一周在計算同比增長率時可能並不重要,但它可能會對包含額外一周的季度產生重大影響。
一般來說,分析師在製定歷史數據時應警惕額外一周的影響。
比較並預測未來的表現。

收入確認

與收入確認相關的基本原則和選定應用

概念架構對收入的定義如下:
收入是會計期間以資產流入或增強或負債減少的形式出現的經濟利益的增加,從而導致權益增加,但與權益參與者的貢獻相關的除外。

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收入」一詞包括收入和收益。
收益與收入類似,但它們通常來自次要或外圍活動,而不是公司的主要業務活動。
同樣,損失通常來自次要活動。

淨收入是指在此期間銷售的商品的收入減去任何退貨和津貼。

一般原則

如果以賒銷方式交貨,則會建立相關資產,例如應收帳款或應收帳款。
隨後,當現金易手時,公司的財務記錄僅反映已收到現金以結算應收帳款。

在某些情況下,公司會提前收到現金,然後實際上會在一段時間內交付產品或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將在最初收到現金時記錄未實現收入的負債,並且收入將一個例子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定期交付的出版物收到的訂閱付款。

收入確認會計準則

統一標準的核心原則是,收入的確認應「描述向客戶轉讓承諾的商品或服務,其金額反映了主體在交換這些商品或服務時預計有權獲得的對價。

確認收入的五個步驟

  1. 確定與客戶的合約
  2. 確定合約中單獨或明確的履約義務
  3. 確定交易價格
  4. 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合約中的履約義務
  5. 當(或作為)實體履行履約義務時確認收入(合約中的履約義務代表轉讓不同商品或服務的承諾)

當確認收入時,合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列報。
只有在除付款之外的所有履約義務均得到履行時,應收帳款才會出現在賣方的資產負債表上。
如果在轉讓之前收到對價商品或服務,賣方承擔合約責任。

如果收入逆轉:
資產負債表將被要求將全部退款義務反映為負債,並將根據庫存賬面金額減去回收成本,包括“退貨權資產。

根據統一會計準則,獲得合約的增量成本以及履行合約所產生的某些成本必須資本化。
如果一家公司在採用統一會計準則之前的幾年中支出了這些增量成本,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其獲利能力在融合標準下會顯得更高。

一些相關成本需要根據新準則進行具體的會計處理。
特別是,獲得合約的增量成本和履行合約所發生的某些成本必須根據新準則資本化(即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資產報告,而不是在資產負債表上報告為資產)。
顯得更高。

費用確認:一般原則

與費用確認相關的基本原則和選定的應用。

根據 IASB 概念框架,費用是『會計期間經濟利益的減少,以資產流出或消耗或負債發生的形式導致權益減少,但與向權益參與者分配相關的費用除外。

它們通常表現為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庫存、財產、廠房和設備等資產外流或耗盡。

通用原則:匹配原則

公司在確認相關收入時確認一些費用(例如,銷售的商品成本),因此費用和收入是匹配的。
匹配要求公司在與銷售商品的收入相同的時期內確認銷售的商品成本.

期間成本,即與收入不太直接匹配的支出,反映在公司支出或承擔支付責任的期間。
管理費用是期間成本的一個例子。

其他與收入不太直接匹配的支出與未來的預期收益更直接相關;在這種情況下,支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係統地分配。
一個例子是折舊費用。

先進先出與加權平均成本方法

具體的認定方法以及存貨和已售商品成本基於其實物流動。
具體識別哪些商品已售出、哪些仍留在手頭一般是不可行的,因此會計準則允許將存貨成本分配至已售商品成本並使用成本公式(IFRS 術語)或成本流量假設(US GAAP)來期末庫存。

成本公式或成本流假設決定了哪些貨物被假設出售以及哪些貨物被假設保留在庫存中。
IFRS 和 US GAAP 都允許使用先進先出 (FIFO) 方法和加權平均法分配成本的成本方法。

根據先進先出法,假定最先購買(或製造)的商品首先銷售,並假定最新購買(或製造)的商品保留在庫存中。

加權平均成本法將可供銷售商品的平均成本分配給已售出和剩餘庫存的單位。

另一種方法是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允許的,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不允許的。
這是後進先出(LIFO) 方法。
根據LIFO 方法,假定最新購買(或製造)的商品首先銷售,最舊的商品被假定最先銷售。

費用識別問題

可疑帳戶

當一家公司賒銷其產品或服務時,一些客戶很可能最終會違約。

直接沖銷法

根據配對原則,在銷售中確認收入時,公司需要記錄最終無法收回的收入的估計數。

公司將其對無法收回的金額的估計記錄為損益表中的費用,而不是直接減少收入。

保固

如果產品證明在保固條款所涵蓋的某些方面有缺陷,公司將承擔維修或更換產品的費用。

根據配對原則,公司需要估計因保固而產生的未來費用金額,在銷售期間確認估計的保固費用,並根據保固期內的經驗更新費用.

折舊

長期資產是指預計在一年以上的未來一段時間內提供經濟利益的資產。
例如土地(財產)、廠房、設備和商標等無形資產(缺乏實物的資產)。
大多數長期資產在其提供經濟利益的期間內進行分配

成本不會隨時間分配的兩種主要長期資產是土地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折舊是指在資產預計提供經濟利益的期間系統地分配長期資產成本的過程。

  • 直線法在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長期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
  • 加速折舊方法:將更大比例的成本分配到資產使用壽命的早期。
    (常用的加速方法是餘額遞減法,(又稱為餘額遞減法))(註:常見的加速係數為150% 和200%)

相關概念:

  • 帳面淨值:資產購買成本的剩餘(未折舊)餘額。
    對於負債,債券的面值減去任何未攤銷折扣,或加上任何未攤提溢價。

  • 直線匯率

  • 加速係數:此比率(然後)應用於每個期間資產的剩餘未折舊餘額(稱為帳面淨值)。
    (40%應用於 11,000 美元,而不是 11,000 美元減去殘值。
    但是,當達到殘值時,公司將停止提列折舊。

計算直線率並分配已知變數

cost = 10000
life = 3

residual_val = 1000
sl_rate = 1 / life
net_book_val = cost 

### 初始帳面淨值
depreciation = 0 

### 初始折舊

### 加速係數:假設200%
diminish_rate = 2 * sl_rate

### 每年折舊帳面淨值,直到達到殘值
for year in range(1, life+1):
	depreciation = net_book_val * diminish_rate
	if net_book_val - 折舊 >=residual_val: 
		net_book_val = net_book_val - depreciation		
	else:
		depreciation = net_book_val - residual_val
		net_book_val = net_book_val - depreciation
	
	print(year,depreciation,net_book_val)

攤提

攤銷是通常應用於具有有限使用壽命的無形長期資產這一過程的術語。

具有有限使用壽命的無形長期資產的例子包括獲得的郵件列表、獲得的具有設定到期日的專利以及獲得的具有設定合法壽命的版權。
『攤銷』一詞也通常適用於系統性資產。

IFRS 允許使用兩種替代模型來評估不動產、廠房和設備:成本模型重估模型

  • 在成本模型下,該資產的應折舊金額(成本減去殘值)在資產的剩餘使用壽命內有系統地分配。
  • 在成本模型下,資產以其成本減去任何累計折舊進行報告。
    在重估模型下,資產以其公允價值報告。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不允許重估模型。

IFRS 和US GAAP 之間還有兩個差異需要注意:IFRS 要求資產的每個組成部分單獨折舊,而US GAAP 不要求組成部分折舊;IFRS 要求對殘值和使用壽命進行年度審查,而US GAAP則不需要明確要求進行此類審查。

計算折舊和攤銷需要兩個重要的估計:資產的估計使用壽命和資產的估計殘值(也稱為「殘值」)。

  • 根據 IFRS,殘值是公司在使用壽命結束時出售資產時預期收到的金額。

在大多數情況下,根據IFRS 和US GAAP,可攤銷無形資產採用直線法進行攤銷,無殘值。
商譽21和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
相反,它們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減損測試(即,如果無形資產或商譽的當前價值大大低於其在公司帳簿中的價值,則該資產的價值被視為減損,且其在公司帳簿中的價值必須減少)。

對財務分析師的影響:費用確認

導致較晚而不是較早確認費用的政策被認為不太保守。

在可能的情況下,費用確認政策和估計差異的貨幣影響可以促進與單一公司的歷史績效或多家公司之間的更有意義的比較。
分析師可以利用貨幣影響來調整報告的費用,以便它們能夠與單一公司的歷史業績進行更有意義的比較。

即使無法計算政策和估計差異的貨幣影響,通常也可以描述政策和估計的相對保守性,從而定性評估這些差異可能如何影響報告的費用,從而影響財務比率。

非經常性項目和非經營性項目

非經常性項目

為了評估公司的未來收益,將前幾年可能在未來持續的收入和支出項目與那些不太可能持續的項目分開是有幫助的。

停止營運

當一家公司處置或製定計劃處置其一個組成部分業務並且不再進一步參與該業務時,損益表將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將此項處置的影響單獨報告為『終止』業務.

由於已終止的業務將不再為公司提供收益(或現金流),因此分析師在製定對公司未來財務業績的預期時可能會消除已終止的業務。

不尋常或不常見的物品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對於理解實體的財務表現而言重要和/或相關的收入或費用項目應單獨披露。
不尋常或不常見的項目可能符合這些標準。

會計政策變更

根據標準的不同,公司可能被允許前瞻性地(將來)或回顧性地採用這些標準(重述財務報表,就好像該標準過去存在一樣)。

追溯應用是指公司財務報告中所示的所有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均按照新採用的會計原則在整個期間內採用的方式列報。
由於會計原則的變更是追溯應用的,因此財務報告中出現的報表具有可比性。

  • 「全面追溯法」:請公司重述前期業績。
  • 「修改後的追溯法」:不需要修改先前報告的財務報表。
    相反,他們根據新準則的累積影響調整了留存收益(和其他適用帳戶)的期初餘額。

會計估計變更

與會計政策的變更(例如是否費用化員工股票選擇權的成本)相反,公司有時會對會計估計進行變更(例如應折舊資產的使用壽命)。
會計估計的變更是前瞻性處理的**,變更影響變更期間和未來期間的財務報表\n",

未對先前的報表進行任何調整,且該調整未在損益表中反映。

修正錯誤

(例如,在上一年發布的財務報表中)。
這不能透過簡單地調整本期利潤表來解決。
對前期錯誤的更正是透過重述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財務報表)來處理的。

非操作項目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沒有對經營活動的定義,選擇報告營業收入或經營活動結果的公司應確保這些活動代表通常被視為經營的活動。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經營活動通常涉及生產和交付商品以及提供服務,並包括未定義為投資或融資活動的所有交易和其他事件。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重組費用屬於經營項目

  • 出售另一家公司(非金融公司)發行的股權或債務證券投資所得的任何利息、股息或利潤
  • 債務證券的利息支出

資本結構與每股盈餘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在損益表中列報淨利潤或虧損(淨利潤)和持續經營損益(收入)的每股收益。

簡單資本結構

如果一家公司的資本結構不包括潛在的可轉換金融工具,則稱其資本結構簡單。

公司的資本由股權和債務組成。
某些類型的股權比其他類型具有優先權,並且某些債務(和其他工具)可以轉換為股權。

$$資本\ =\ 股權\ +\ 債務$$

  •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列報每股盈餘的股權類型稱為「普通股」。
  •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該股權稱為「普通股」或「普通股」。

普通股是那些從屬於所有其他類型股權的股本。
普通股股東基本上是公司的所有者——在公司清算中最後得到支付、受益最大的股東當公司表現良好時。

複雜的資本結構

當一家公司發行任何可能可轉換為普通股的金融工具時,就被認為具有『複雜的資本結構』。
(例如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員工股票選擇權和認股權證)。

有可能轉換為普通股的金融工具可能會稀釋(即減少)每股盈餘。

基本 EPS

基本每股盈餘是使用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報告盈餘和已發行股票的加權平均數計算的。

$$\frac{淨\收益\可提供給\普通\股東\(即\淨\收入\ - 優先\股利)}{加權\平均\數\ \普通股\流通股}$$

已發行股票的加權平均數是已發行普通股的時間加權。
它由每種股票已發行的時間長度決定

註:如果普通股數量因股票股息或股票分割而增加,則每股收益計算將反映追溯至期初的變化。

### 計算已知變數
net_income = 3000000
dividend = 300000
jan_shares = 1000000
apr_shares = 300000
oct_shares = 100000
dec_shares = 1100000

### 計算普通股股東可獲得的淨利
neacs = net_income - dividend

### 計算已發行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wancso = jan_shares*(3/12) + (jan_shares + apr_shares)*(6/12) + (jan_shares + apr_shares - oct_shares)*(3/12) 

### 計算 EPS
eps = neacs / wancso
print(neacs, wancso, eps)

### 出於每股盈餘計算的目的,股票分割被視為在期初發生
eps = neacs / (wancso*2)
print(neacs, wancso*2, eps)

稀釋每股盈餘:If-Converted 方法

如果所有稀釋性金融工具都被轉換,則產生的每股收益稱為'稀釋每股收益'。
當公司發行'可轉換優先股'時,稀釋每股收益是使用如果轉換方法計算的。
'如果轉換方法'是基於可轉換優先證券在期初已轉換的每股盈餘\n",

已發行可轉換優先股

「如果」情況的影響:

  • 已發行股票的加權平均數量將高於基本每股盈餘計算中的數量。
  • 其次,如果進行了這種轉換,公司將不會支付優先股息
    因此,根據如果轉換方法,普通股股東可獲得的淨收入將高於基本每股收益計算中的淨收入。

$$稀釋\每股盈餘=\壓裂{(淨\收入)}{(加權\平均\數量\股\流通+\新\普通\股\ \ 將會\ 已\ 被\ 發行\在\ 轉換時)}$$

未償可轉換債務

如果發生這樣的轉換,公司將不會支付可轉換債務的利息,因此普通股股東可獲得的淨收入將增加轉換債務的稅後利息費用。

使用可轉換債務的 if-convert 方法計算攤薄每股收益的公式為:

$$稀釋\ EPS \ = \ frac {(淨\收入\ + \稅後\利息\可轉換\債務−優先\股利)}{ (加權\平均\數量\已發行股份+\額外\普通\股\將\已\在\轉換時\發行\ )}$$

### 稀釋每股盈餘
common_shares = 100000
converted_shares = 10000
net_income = 100000
security_val = 10000
r = 0.01
interest = security_val * r
tax_rate = 0.1
after_tax_interest = interest * (1 - tax_rate)

(net_income + after_tax_interest) / (common_shares + converted_shares)

### 基本 EPS
(net_income ) / (common_shares)

稀釋每股盈餘:庫存股法

當股票選擇權、認股權證或其等價物未償還時)

當一家公司擁有股票選擇權、認股權證或其等價物時,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方式就好像這些金融工具已被行使,並且該公司已使用行使所得收益在平均市場上回購了盡可能多的普通股。

對於使用此方法計算稀釋每股收益,假設行使這些金融工具將產生以下影響:

  • 假設公司在行使時收到現金,並作為交換發行股票。
  • 假設公司使用現金收益以期內加權平均市場價格回購股票。

為了計算攤薄每股收益,增量股份數量根據金融工具當年發行在外的時間長度進行加權。

$$稀釋\每股盈餘=\壓裂{(淨\收入−優先\股利)}{[加權\平均\數量\股票\流通+(新\股票\本來\已經\在\選擇權\行使中發行\,股票\本來\可以\已經\被\用\現金\購買\行權時收到的金額×(金融工具未償付期間的比例)]}$$

根據 IFRS

公司必須考慮到任何假設的收益都是以該期間的平均市場價格發行新股而獲得的。

在計算稀釋每股盈餘時,這些新的**『推斷』股份**將被忽略,但根據選擇權合約發行的新股減去新推斷股份的部分將被添加到加權平均股份數中傑出的\ n",

$$\frac{(淨收入−優先\股息)}{加權\平均\數量\股票\流通+(新\股票\將\擁有\已\發行\ \於\選擇權\行使- 推斷\_shares)}$$\n"

net_income = 100000
common_shares = 100000
dividend = 0
options = 100000
exc_p = 100
avg_stock_p = 100
preferred_dividend = 0 

### 基本 EPS
(net_income-preferred_dividend) / (common_shares)

### GAAP 下的稀釋每股盈餘
new_shares = options
purchased_shares = (options * exc_p) / avg_stock_p
percent_yr = 12/12
(net_income - dividend) / (common_shares + (new_shares - purchased_shares) *percent_yr)

### IFRS 下的稀釋每股盈餘
proceeds = exc_p * options 
inferred_shares = proceeds / avg_stock_p
excess = new_shares - inferred_shares
(net_income - dividend) / (common_shares + excess)

稀釋每股盈餘和每股盈餘變化的其他問題

就一項交易或證券而言,會增加每股盈餘(EPS) 或導致每股盈餘高於公司基本每股盈餘的交易或證券—反稀釋證券不包括在稀釋每股盈餘的計算中。

超過基本每股收益;證券具有反稀釋性,因此不包括在內。
報告的稀釋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

損益表分析簡介

損益表的共同規模分析

可以透過將損益表中的每個行項目表述為收入的百分比來執行此操作。

通用規模報表有助於跨時間段(時間序列分析)和跨公司(橫斷面分析)進行比較,因為每個行項目的標準化消除了規模的影響。

相同規模的損益表也凸顯了公司策略的差異。

稅收

對於大多數費用,與銷售額進行比較是合適的。
但是,就稅收而言,將稅收金額與稅前收入進行比較更有意義。
使用註釋披露,分析師可以然後檢查有效稅率差異的原因。

損益表的垂直共同規模分析在橫斷面分析中特別有用。

損益表比率(獲利比率)

淨利潤率

又稱為利潤率和銷售回報率,計算公式為淨利潤除以收入(或銷售額)。

$$淨利\利潤=\壓裂{淨額\收入}{收入}$$

毛利率

毛利(gross margin)的計算方式為$revenue - cost\of\goods\sold$,毛利率的計算方式為毛利潤除以收入。
毛利率衡量毛利的金額公司每一美元的收入所產生的收入。

$$毛\利潤\利潤=\壓裂{毛\利潤}{收入}$$

不同公司毛利率的差異反映了公司策略的差異:在策略的初始階段,公司可能會花費一些成本來創造差異化產品,例如廣告或研發,而這些成本不會反映在公司的業績中。
毛利率計算。

其他比率

  • 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除以收入)
  • 稅前利潤率(稅前利潤除以收入)

綜合收入及其報告

其他綜合收益:未在損益表中列報的綜合收益項目;綜合收益減去淨利潤。
或:綜合收益既包括淨利潤,也包括未計入淨利潤計算的其他收入和費用項目(統稱為其他綜合收益)。

雖然措詞不同,但根據 IFRS 和 US GAAP,綜合收益在概念上是相同的。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其他綜合收益包括「未依照其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或允許在損益中確認的收入和費用項目。
綜合收益總額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因交易和其他事項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但不包括與所有者以所有者身份進行的交易引起的變動」。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綜合收益被定義為『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因非所有者來源的交易和其他事件和情況而發生的權益變動\[淨資產\]。
變動。

例如,假設一家公司的期初股東權益為1.1億歐元,當年淨利為1000萬歐元,當年現金股利為200萬歐元,並且沒有發行或回購普通股。
如果公司的實際期末股東權益為1.23億歐元,則500萬歐元\[123歐元-(110歐元+10-2歐元)\]已被分類為其他綜合收益,從而繞過淨利潤計算。
將為1.18 億歐元\[110 歐元+ 10 歐元- 2 歐元\]。

根據 IFRS 和 US GAAP,有四種類型的項目被視為其他綜合收益:

$$其他\綜合\收入=\可供出售\證券的未實現\收益-\衍生品\佔\為\的未實現\損失\對沖+ 外幣\貨幣\換算\收益\合併$$

1.外幣折算調整。
在合併境外子公司財務報表時,將子公司資產負債表資產及負債依當時匯率折算的影響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2.衍生性商品合約的未實現損益作為套期會計。
衍生性商品的公允價值變動每期均記錄,但某些價值變動被視為其他綜合收益,從而繞過利潤表。
3. 某類投資證券的未實現持有損益,即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下的可供出售債務證券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指定為「透過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的證券。
(註: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但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還包括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一類股權投資。
4.本期未確認的公司設定受益退休後計畫的某些成本。

公司持有的證券所產生的收益/損失

**
即使未實現的持有收益和損失被排除在公司的淨利潤(損益)之外,它們也會包含在其他綜合收益中,從而構成公司綜合收益的一部分。
**

持有至到期債務證券以攤餘成本報告,因此不會報告未實現的損益。
對於以公允價值報告的其他證券,未實現的損益要麼反映在損益表中,要麼反映為其他綜合收益。

持有用於交易的證券的收益/損失記錄在淨利潤中。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

未實現損益反映在損益表中:(a) 指定為交易證券的債務證券;以及 (b) 所有股本證券投資(產生對被投資者俱有重大影響力的所有權頭寸的投資除外)。
交易證券類別涉及旨在出售而不是持有以收取利息和本金付款的債務證券

此外,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未實現損益反映為指定為可供出售證券的債務證券的其他綜合收益。
可供出售債務證券是指未指定為持有至到期或交易的債務證券。

根據 IFRS

未實現損益反映在損益表中:(a) 股權投資投資,除非公司另行做出不可撤銷的選擇;(b) 債務證券,如果該證券不屬於其他計量類別,或者如果公司做出不可撤銷的選擇,以在損益表上顯示損益

這些債務和股權投資稱為透過損益以公允價值計量。
同樣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未實現損益反映為其他綜合收益:(a)「企業內持有的債務證券其目標是透過收取合約現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資產來實現的模型」;以及(b) 公司在初始確認時做出不可撤銷的選擇以將損益顯示為其他綜合收益的一部分的股權投資這些債務和股權。
這些投資被稱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這些證券的會計處理類似於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可供出售債務證券的會計處理。


上一篇
財務報告分析 - 標準
系列文
金融資料科學2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