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稅務資產是指出於稅務報告目的但未在財務報告報表中確認的稅項。遞延稅務負債是指為財務報告目的而非稅務申報而確認的稅項。
「會計利潤」指依據現行會計準則計算的稅前收入。它是公司「損益表」中顯示的「所得稅費用」(與會計利潤相關的稅款)(或可收回稅款)的基礎。
「應稅所得」指稅法規定的利潤。任何納稅義務均在資產負債表上記錄為應付所得稅負債(或所得稅可收回資產)。
當應稅收入大於會計利潤時,就會出現「遞延所得稅資產」。 「估價備抵」來表示未來利潤足以實現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能性。
「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由於會計利潤大於應納稅所得額而產生的。
當期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以應納稅所得額為基礎。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可能由以下項目引起: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已繳納但尚未在損益表中確認的稅款。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是由時間差異產生的。這些差異只是暫時的,因為它們會自我修正。
**如果負債預計會逆轉(因此需要支付現金稅),則遞延稅款代表未來負債。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遞延稅務資產和負債必須分類為非流動。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每年重新計算,以確保差異能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如果不符合經濟利益標準,這些資產負債表科目可能會被轉回。只要公司繼續持續經營,就沒有必要逆轉。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
必要時需使用估價津貼。審計師可以酌情決定暫時性差異未來可能逆轉的程度。
$$收入\稅金\費用\申報\收入\報表=收入\稅\應付+淨\變動\遞延\稅金\ \ 資產\ 和\ 遞延\ 稅\ 負債$$"
當資產或負債的課稅基礎與其帳面金額不同時,會計利潤將不同於應稅收入。
「稅基」是資產的價值,即歸屬於稅務目的的金額(如果出售資產,將用於計算資本收益/損失),而「帳面金額」是其基於會計準則的價值。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出於會計目的對一台機器進行直線折舊,並出於稅收目的而使用加速折舊,則一年後該機器的帳面價值將大於其稅基。
負債的課稅基礎是帳面金額減去未來可扣稅的金額。通常,提前收到的付款會立即徵稅,從而導致沒有稅基。
$$遞延\稅\負債=(持有\金額-稅\基數)\乘稅\稅率$$
例如,如果提前收到 100 萬美元的租金,則將作為負債記入資產負債表,並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但是,如果付款按收付實現制徵稅,則其稅基為零。
$$變動\遞延稅款負債=(應稅收入的折舊費用-會計利潤的折舊費用)乘稅\ 價格$$"
當稅率改變時,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必須進行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都將因稅率提高而增加(反之亦然)。任何此類變化的影響都將在其頒布期間的會計利潤中觀察到。
課稅基礎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異會產生暫時性差異。這種差異在未來將會逆轉。 IFRS 和 US GAAP 使用資產負債表負債法。此方法著重於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確認。
永久性差異在未來不會轉回,因此不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這些可能來自稅法不允許的收入或支出項目或直接減稅的某些支出的稅收抵免。
永久性差異導致法定稅率與公司實際稅率之間存在差異。
$$報告\有效\稅\稅率=\frac{收入\稅費}{稅前\會計\利潤}$$
應稅暫時性差異會導致未來期間的稅款,從而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當資產的帳面金額超過其稅務基礎或負債的課稅基礎超過其帳面金額時,就會產生這種情況。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這會導致未來期間的應稅收入減少。必須對未來期間的恢復有合理的預期(即足夠的未來利潤)。
有時,帳面金額和稅基最初會有所不同。例如,公司可以減少政府補助的資產帳面金額。如果對會計或稅務利潤沒有影響,則不存在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商譽不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
帳面金額通常會在收購日調整為公允價值。這將影響遞延稅項和商譽。
這些可能導致合併財務報表與母公司財務報表暫時差異。除非母公司都能控制轉回的時間且暫時性差異很可能不會轉回,否則將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只有當暫時性差異在未來轉回且存在可使用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利潤時,才會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未使用的稅收損失和稅收抵免僅在可能用於抵扣未來應稅收入時才予以確認。如果對未來獲利能力有足夠的擔憂,則遞延所得稅資產可能在實際實現之前不會被確認。
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要求,如果認為全額金額很可能無法實現,則隨後透過估價備抵備抵帳戶確認遞延稅務資產。稅務損失的歷史可以作為遞延稅務資產不太可能實現的證據。
資產負債表中的遞延所得稅科目,依照清償該資產或負債時的預期稅率計算。儘管這些暫時性差異要到未來期間才會轉回,但記錄在當期資產負債表上的金額不會折現。
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對先前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以及尚未確認的任何此類項目的帳面價值進行評估。
即使會計期間暫時性差異沒有變化,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帳面金額也需要進行調整,以反映下列任何一項: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帳面金額應降低,以反映預期可收回金額的任何減少。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估價備抵用作備抵帳戶,以減少當期遞延稅資產和收入的價值。
遞延稅項通常在損益表中確認,但某些情況需要直接股權費用。
繞過損益表並直接記錄到資產負債表權益的項目包括:
如果任何此類項目導致遞延所得稅負債,則遞延所得稅也應直接計入權益。如果確定遞延所得稅負債不予轉回,則應減少該負債,並將其變動直接計入權益科目。
因企業合併產生的遞延稅項也直接計入權益。
創建或調整遞延稅款的會計選擇是基於重大判斷,應該受到分析師的審查。
揭露說明了所得稅準備金是如何決定的。它們還顯示了報告收入和應稅收入之間的關聯。
遞延稅款總額
IFRS:遞延所得稅資產以未來可能應納稅利潤足以使用的程度予以確認。
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全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然後再減去估價津貼。如有可能,部分或全部遞延所得稅資產將不會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