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何將知識結構化管理,並形成個人的知識體系,讓學習更具系統性與效率。
隨著資訊量的快速增長,光靠大腦已無法有效管理我們所學到的一切。因此,我們需要「第二大腦」來幫助我們組織知識。
我和十倍工程師都非常熱衷於探索知識管理的方法,以便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在未來能更輕鬆地串聯新知與舊知,提升學習的效果。
然而,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自工作以來,我嘗試了多種筆記工具,如 Evernote、Bear、Notion、VS Code 和 Obsidian,試圖記錄下每一個學到的知識,但總覺得這些工具更像「大型筆記本」。
某天,十倍工程師分享了他的新方法:使用 Heptabase,並結合《化輸入為輸出》課程所介紹的輸入與輸出方法。他認為這是目前最有效的組合,並快速展示了他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進行知識管理。
老實說,當下我沒有感受到太大的衝擊,因為《化輸入為輸出》的概念與我之前讀過的《最高學以致用法》及《最高學習法》有些類似,只是範例和使用情境稍微不同。此外,我個人偏愛條列式呈現,對 Heptabase 的白板和心智圖功能,也不太感興趣。
幾週後,我讀了《卡片盒筆記》,發現它的思路非常有趣,然而我仍不太清楚該如何將其應用於數位工具上。那股興奮感逐漸消退後,我又回到了 PARA 法,和《子彈思考整理術》中所教的「子彈筆記」,畢竟這已是我四年來的習慣,目前為止,似乎也沒有更好的做法。
直到某天,我被廣告推播到了瓦基新開的《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價格挺合理的,就買了。而在學習如何使用 Heptabase 時,我發現官方推出的 Heptabase 1.0 教學影片,裡面的使用情境非常真實。突然間,我過去讀過的所有內容似乎都聯繫了起來,讓我豁然開朗。終於,我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個人知識庫建構方法。
我們在自學時,經常會遇到相反的論述。這些論述未必分的出對錯,只是適用不同情境。但由於我們的大腦記憶容量有限,往往會遺忘掉細節。為了避免這種遺忘,我們透過寫卡片的方式,來捕捉每個想法。這些卡片就像是我們的「外部記憶」,能夠隨時編輯和反覆使用,卡片會被打磨的像玻璃一樣光亮。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將不斷的重新審視這些論述,測試它們是否能經得起時間考驗。
PARA 是一種將資料分類的策略,分為四個主要類別:
專案(Project):短期目標或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
領域(Area):需要長期關注和維護的領域
資源(Resource):隨時可供參考的資料
檔案庫(Archive):已完成或暫時不需要的資料
卡片盒筆記是一種將知識拆解成小單位的筆記方法,每個知識點都以獨立卡片的形式存在,並能夠通過相互連結來深化理解和運用。
老實說,不太可能在一篇文章,就講清楚卡片盒筆記,不如留下我自學的途徑,照著走,絕對可以少走點彎路。
透過《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了解,以下重點:
理解為什麼「只有輸入,沒有輸出」是無效的學習方法
針對不同的文本類型,採取不同的輸入策略:
大量文本:如紙本書、電子書、有聲書。
輕量文本與影像文本:如網路文章、影片。
「準備」輸出:使用節錄評論法、自由回想法、一問一答法。
透過《卡片盒筆記》理解基本原理
每張卡片記錄一個知識點,便於查閱和組合。
什麼是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
透過《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線上課程,了解以下重點:
掌握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的寫作方法,並善加運用。
建立資訊塞選流程
如何將舊筆記轉化成卡片
透過《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線上課程,了解以下重點:
使用 MOC(Map of Contents)技術,將卡片整理成文章。
費曼十二道難題:如何用主題分類,保護你的注意力
索引卡片的應用
如何透過卡片快速寫出高質量的文章。
透過官方教學影片 Heptabase 1.0 Tutorials (2024),了解以下重點:
使用巢狀白板(nested whiteboards)和標籤群組(tab groups)來組織主題
透過白板來深入研究一個主題
示範如何從頭拆解一本書
透過 tab groups 來切換狀態:例如工作模式、休假模式、學習模式
使用標籤(tags)和屬性(properties)管理卡片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