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時間下午五點半,你正在關掉最後一個對話視窗,心裡開始盤算著今天這個快樂的週五晚上,到底該跟另一半去吃心心念念的麻辣鍋,還是吃巷口新開的燒烤店,而周圍的工程師們也跟你有著一樣的快樂情緒,辦公室的空氣已經瀰漫著一種名為「放假」的氛圍。
突然,辦公室的大門被猛然推開。沒錯,現正登場的正是你老闆。他以腳步輕快、滿面春風、眼裡閃爍著興奮光芒的型態朝著你大步走來。你想起上次看到他這個樣子的時候,就接著迎來了兩週的連續加班,不禁感到一陣緊繃,但還是決定帶著一抹職業性的微笑,看著朝你走來的老闆。
老闆像一陣風似的瞬間移動到你的身邊,興奮地拍了拍你的肩膀,把手機湊到你眼前,用一種分享國家機密的音量小聲的對你說:「欸,我剛剛刷抖音看到這個,我想到一個超讚的想法!現在 AI 這麼夯,我們可以做一個自己的 ChatGPT ,打造一個公司專屬的『超級 AI 大腦』!用我們所有的內部資料去訓練它,以後不管是寫文案、做客服、還是分析數據,都讓 AI 來做,這樣我們就能裁掉一半的人力了!」
你看著老闆興致勃勃的臉,嘴上職業性本能地回答:「哇!老闆!這個的確聽起來滿酷的欸!」,但是你的大腦 CPU 已經瞬間運轉到 100%,對這個靈光一閃的需求有無數個疑問不斷的彈射出來:
這個「靈光一閃」,究竟是會成為照亮公司未來的神光,還是引你走向連續三個月加班、最終在黎明時分懷疑人生的地獄鬼火?在你決定微笑著點頭說:「好的老闆,我馬上去辦」之前,我們得先學會如何保持微笑,但冷靜地為這個熱騰騰、香噴噴的「點子」,進行一次專業、徹底的檢查。
如果你常常因為一個老闆的突如其來的 IDEA 而陷入專案坑中,我會診斷你確診為「未經評估的點子高熱症」。
這個症狀的根本病因,是因為老闆太容易把「熱情」當成了有「可行性」,而我們太容易把「靈感」直接當「指令」。
一個專案要開始執行前,一定需要做像是商業分析、機會評估之類相關的「可行性分析」。這份分析報告的目的,可從來都不是為了打擊老闆的熱情,或證明他有多麼天馬行空。恰恰相反,這份報告是為了保護他的熱情、保護公司的資源、也保護你和團隊的肝,不要隨隨便便就投入到一場完全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而開始,或是其實一開始就知道註定會失敗的戰役中。
如果我們跳過這一步,直接點頭答應開始投入資源執行,那麽這樣就像連對方身家背景都不知道就決定閃婚一樣,未來極有可能引發其他多重致命的併發症:
金流在各種任何有買、賣組成交易循環的市場裡,基本是佔據很重要的角色,而如果當你使用的是第三方金流,當然就要支付對方一定的手續費用,而手續費的 % 數高低有很多影響因素,如果當公司到一定的營業額,這個手續費在財報上面看起來就會非常可觀。
於是上層就提出了一些想法:「你看,我們每個月光是付給這些金流公司的手續費,一年下來就不少錢太驚人了,像我們自己養了這麼多工程師,是不是可以自己做金流?把這筆錢省下來,不就等於直接變成我們的利潤了嗎?而且也可以向這些第三方一樣,自己放出去給其他人接,這樣就還可以賺錢了!」
上層的需求非常合理,畢竟能省錢的事情誰不做呢?但是這件事情表面看起來省錢,背後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如果在當下直接說「這太難了」,肯定很容易被當成沒有解決問題的意願。所以當下我做的是:請求給予時間做評估。
而在評估的時間裡,我主要做了 3 件事情。
最終,這個「靈光一閃」的專案,被收斂轉化成另一個對現況的公司規模來說更務實、更有價值的任務:「研究是否有其他金流服務商能提供更優惠的費率,或與現有廠商談判降低手續費的可能性。」
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你衝動地回答「好的,老闆!」之前,請先在心中或筆記本上,用這份「快速問診清單」幫自己過濾一遍:
這五個問題,就是你保護自己和團隊的第一道防線。
好,我們來談談那個最令人胃痛的「但是」。
就算你的分析報告做得完美無缺,數據鐵證如山,但是,老闆在看完後沉思了 5 分鐘,然後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一種名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光芒看著你,鄭重地說:「我懂了。但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試試看!」
此刻,我想請你先壓下想要急著去更新你的履歷心,因為你的任務還沒結束 :D
一個專業 PM 的價值,不僅在於能指出哪裡有坑,更在於當老闆堅持要往下跳時,你能優雅地遞給他一頂安全帽和一條最堅固的繩索。
這時候,你的角色就需要從「專案評估」轉換為「風險控管」,而最一開始的「可行性評估」,就要轉為「最小可行性實驗」。
以下是建議的溝通策略:
這樣做,你就有機會將一場可能耗資千萬堵上身家的豪賭,變成一場成本可控的小型科學實驗。如果實驗成功,老闆的遠見得以證明,你則是成功落實的功臣之一。如果實驗失敗,你則用最小的代價,保護了公司免於一場更大的災難,同樣展現了你的專業價值。
如果最後老闆還是決定要幹票大的,這時候你再來考慮是決定要跟著老闆一起瘋狂,還是積極準備更新履歷都還不遲(誤)。
所以,下次當老闆的眼中再次閃爍著「靈光」時,先別急著吞下胃藥,而是先拿出你的「診斷工具」,你的工作不是只有說「不」,而是要去思考「還可以如何才能更聰明地去完成、去執行?」
無論你是用快速問診清單來做一次相對全面的「可行性分析」,還是用「最小 MVP 」來進行一次低風險的臨床試驗,你的角色始終如一:成為那個在充滿熱情的房間裡,最冷靜、最專業的醫師。
真是好文章~不止是工程師可用~
任何被老闆熱情困擾過的社畜都非常適用...簡直是寶典!
希望可以有效減輕大家胃痛、頭痛的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