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阿美剛坐下,桌上的電話就響個不停:
阿美心想:「我到底是採購,還是消防員?」
👉 昨天我們寫得比較「硬」,直接帶大家看了銷售模組的細節。今天換個角度,用「阿美的一天」的故事線,把整個採購流程走一遍。系列裡有些天會偏技術,有些天會偏故事,交錯著寫才比較耐看。而在 Day 6 我們看到 Odoo Sales 能讓接單速度快上許多。但如果採購端還靠人追單,整個接力賽一樣會在交棒時跌倒。
需求計劃(MRP)
需求部門先在 MD01 跑 MRP,產生請購建議。
建立 PR(請購單)
生產同事在 ME51N 輸入料號、數量、交期後,送出請購。
阿美(採購)需要審批,才能繼續。
轉成 PO(採購單)
阿美打開 ME21N,將 PR 轉成 PO。
如果 Source List(ME01) 沒維護,系統就報錯,只能人工挑供應商。
收貨(倉庫)
物料到貨時,倉庫小李用 MIGO 登錄收貨。
發現數量和 PO 不符,他馬上打電話給阿美:「阿美,這批只來 95 件,PO 上寫 100,你要不要通知供應商?」
發票登錄(財務)
月底,財務小王在 MIRO 登錄發票時,發現供應商開的是 105 件。
他只好追阿美:「到底要記誰的數字?月底了,不能再拖。」
供應商維護
新供應商還得透過 ME11 建 Info Record,
再用 ME01 維護 Source List,
有時還要在 MEQ1 設定 Quota Arrangement。
👉 阿美評語:「制度嚴謹,但流程長、畫面多,每次月底財務都來追命。」
需求計劃(Reordering Rule)
在產品卡片設定 Reordering Rule(最小/最大庫存 + 交期)。
當庫存低於最小值時,系統會自動產生 RFQ(Request for Quotation) 草稿。
建立 PO
阿美打開 RFQ,確認後一鍵轉成 PO。
系統依供應商清單自動帶出最佳供應商。
收貨(Receipt)
倉庫小李直接在 Inventory → Receipts 裡收貨。
系統即時更新 PO 狀態,他笑著跟阿美說:「這次收進來的數量,系統自動標了差異,月底應該不會再追你了吧?」
Vendor Bill(帳單)
阿美或財務可以直接從 PO 建立 Vendor Bill。
Odoo 會自動比對 PO、收貨、帳單,差異行會標記「待核對」。
💡 以下為示意範例:差異檢查程式(進階自動化)
for po in records:
for line in po.order_line:
po_qty = line.product_qty
gr_qty = sum(m.product_uom_qty for m in line.move_ids if m.state=="done")
inv_qty = sum(il.quantity for il in line.invoice_lines if il.move_id.state=="posted")
if not (po_qty == gr_qty == inv_qty):
line.flag_mismatch = True
👉 Odoo 內建 3-way matching,這段程式可以進一步即時標記差異。
供應商管理
在產品卡片的 Purchase Tab,阿美可以一次設定多個供應商(價/交期/MOQ)。
下 PO 時,系統會自動建議最合適的。
💡 以下為示意範例:供應商清單匯入(CSV 格式)
product_tmpl_id,name,price,delay,min_qty
MAT-0001,GoldVendor,95,7,10
MAT-0001,FastVendor,98,3,10
👉 匯入後,系統就能自動判斷最合適的供應商。
👉 阿美評語:「大部分的事系統幫我算好,我只需要確認和決定。」
阿美終於不再是被動追著單跑的消防員。
有了 Odoo,她的角色變成了一個 雷達,能在問題爆發之前就發出預警。
對企業來說,這才是採購真正的價值: 不只是補救,而是提前守住風險。
👉 採購順了,棒子交到倉庫。但如果帳實不符,再快的採購也沒用。明天(Day 8),跟著倉庫主管,看 Odoo Inventory 怎麼用「條碼 + 即時庫存」守住這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