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 AI 爆紅的第一年,我做了一件讓自己現在回想都覺得值得的事:
把 AI 帶進課堂,並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它做出一點什麼。
這不只是「用新科技教課」那麼簡單。
而是我第一次感受到:
當老師不再只是給答案,而是帶著學生「問出更好的問題」時,那才是真正的學習開始。
我不是 AI 專家,但我是一個「願意學」的老師。這是我給自己的要求,也希望學生能看到的態度。
我自己先花了幾個禮拜研究各種 AI 工具 ——
我用 AI 幫我完成以下幾件事:
我輸入:
請幫我設計一堂 90 分鐘的課程,教大學生用生成式 AI 解決學習問題,最後能做出一個簡單的 AI 學習小工具 demo。
ChatGPT 幫我列出:
我請 AI 生成模擬問題:
這些教材讓學生學會如何用 AI 解決真實任務。
我設計了幾個互動式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討論、碰撞,甚至出錯。
任務:「請用 AI 幫你生成一份兼具專業與創意的『個人履歷開頭自我介紹』」
學生分組比賽,看誰問得最好、生成得最吸睛。
有學生設計出「LinkedIn 風格」、「日本企業風格」、「搞笑風格」三種版本,全班歡笑不斷。
學生用 AI 做一個「學習助理」,解決日常學習問題,例如:
簡報內容包含:用了什麼 Prompt、遇到什麼問題、未來改進方式。
有學生寫給我一段話說:
「老師,我以前覺得 AI 離我很遠,但今天我覺得我能駕馭它,也不再怕它了。」
這句話,勝過我教任何技術細節。
這堂課最大的意義,不是學了多少工具,而是幫學生打開了「可以與 AI 協作」的信念。
這堂課讓我深深體會:
未來我希望能把這套課程轉為可分享的模組,讓更多老師與企業培訓單位都能參考應用。
📌 敬請期待:
Day 4|如何讓 AI 回答你工廠的專業問題(RAG介紹與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