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才剛說「知識不能跟著人跑」,
今天晨會一開始,老闆沈如蘭 就拍桌:
「既然 ERP 已經導到一半,就把它升級成補助專案!」
「不是說政府鼓勵數位轉型嗎?我們也來拿一筆,補上這段資金缺口。」
會議室一陣騷動。
祕書阿哲 翻出幾本補助簡章,開始劃掉不適合的:
Phase 1 可行性研究:最高 100 萬/6 個月
Phase 2 技術研發:最高 500 萬/年,最長兩年最高 1,000 萬
偏重 技術研發與智財佈局,需具備研發團隊與研發能力
👉 我們非技術型公司,目前不適合
屬 地方型創新、品牌、育成補助
小型升級案約 十萬級,也有個別創新案達 百萬級
偏重品牌行銷、數位應用、初創育成,金額與子項目差異大
👉 若要導入整套系統,難以負擔,不太適合
為 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是目前針對服務業的補助中規模最大
補助額度:
偏重 服務流程與商業模式創新,不需技術研發部門,只要有專案團隊
👉 我們未來想做的幾個創新構想裡,這類服務創新型補助最有機會切入。
阿哲 推了推眼鏡,語氣平靜:
「補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錢,是一場要通過審查的專案。」
人資芳芳 補一句:
「還要交預算書、WBS、排工時、做審計結案……
不是免費錢,是一個完整專案。」
📌 各項補助金額與規範會依年度公告異動,最新資訊請參考官網
阿哲拿出白板,開始規劃:
Odoo SIIR 補助專案藍圖
├── Project:專案任務與 WBS(需附時程與負責人)
├── Timesheet:工時記錄(審查必備)
├── Purchase:採購流程(比價→報價→發票)
├── Accounting:專案分析帳(成本報表、核銷)
├── Documents:合約、會議紀錄、佐證文件雲端歸檔
阿哲邊畫邊喃喃:「這份專案藍圖,看起來比我博士論文還厚……」
芳芳翻白眼:「但這次至少會有錢進來。」
阿哲畫完白板,整套流程終於成形。為了讓大家一目了然,他把 SIIR 專案從申請到核銷畫成了流程圖:
提出計畫書(建立 Odoo Project)
↓
審查通過
↓
分解任務 → Timesheet 記工時
↓
採購流程 → 分攤成本至分析帳
↓
Documents 上傳會議紀錄/合約/測試報告
↓
期中查核 → 成本報表 / 查核點資料
↓
期末結案 → 撥款入帳
小王拿著甘特圖低聲說:「感覺在準備一場戰爭。」
阿美皺著眉:「我們要把每張報價單、驗收單都掃進系統,還得對到專案帳。」
小王揉著眉心:「對啊,報表要是亂了,補助核銷整包都會被退。」
阿哲還額外寫了一段程式,讓專案如果有查核點任務未填工時,就無法封存,避免期末審查時被退件:
# 本段以 Odoo v16 為基準,v17/v18 可依實際欄位名微調
# 假設 task 有自訂布林欄位 is_milestone,用來標記查核點任務
from odoo import models, _
from odoo.exceptions import UserError
class ProjectProject(models.Model):
_inherit = 'project.project'
def action_archive(self):
for project in self:
# 篩選出被標記為查核點的任務
milestone_tasks = project.task_ids.filtered(lambda t: getattr(t, 'is_milestone', False))
if milestone_tasks:
# 使用 read_group 一次查出有填工時的任務,效能佳
lines = self.env['account.analytic.line'].read_group(
[('task_id', 'in', milestone_tasks.ids)],
['task_id'],
['task_id']
)
have = {l['task_id'][0] for l in lines if l.get('task_id')}
missing = [t.name for t in milestone_tasks if t.id not in have]
# 如果有查核點任務沒填工時,擋下封存動作
if missing:
raise UserError(_("下列查核點任務未填工時,無法封存專案:%s") % ", ".join(missing))
# 所有檢查通過後,執行原本的封存動作
return super().action_archive()
阿哲敲下 Enter,看著視窗跳出紅字警告,嘴角微微上揚:
「這樣,就沒人能混過查核點了。」
analytic_account
,方便一鍵匯出小王抱著印章跑來跑去:「拜託大家用這顆章!上次忘蓋被退件,我被老闆盯了一週…」
芳芳扶著額頭:「這麼多事,還得找人來做…」
阿哲說:「我會把系統的規則和流程建立好,確保所有紀錄都能被追蹤。
但專案開始後,日常的進度追蹤、文件匯整、報告撰寫會佔掉大量時間。
建議等計畫通過,我們就上 104 開專案職缺,找一位 PM 來專職負責跑這個計畫。」
沈如蘭緩緩開口:
「補助是加速器,不是魔法。要做得來,才請得進人,也留得住人。」
補助不是紅包,而是一場要交出成果的專案;
人才不是解答,而是要有系統才能留下來。
我們不是為了補助才導 ERP,而是要讓正在進行的數位轉型更有資源與後盾。
阿哲 看著 Odoo 後台的專案藍圖,鬆了口氣
至少,這次不是從零開始。
補助計畫通過只是開始,結案後還要能無縫接軌實際營運。
👉 藍圖才剛畫完,沈如蘭的目光,已經望向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