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具戰爭」裡,光有強力兵種還不夠,如何佈置自己的基地同樣決定了勝敗。許多老玩家應該都記得,當年每天上線除了訓練士兵、升級英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收集各項資源、提升基地屬性,讓資源生產更有效率。然而,遊戲採用持續運作機制,玩家一旦長時間不上線,就有可能被陌生人或好友「偷家」,辛苦累積的資源瞬間被掠奪。因此,保護資源工廠與倉庫就成了生存的關鍵。
資源的獲取方式有兩種:一是穩定經營自己的工廠與倉庫;二是主動出擊攻打副本或「偷家」到其他玩家的基地,直接奪取他人的資源。這種雙向機制讓遊戲更有張力,也強化了進攻與防守之間的平衡。
另一個同樣重要的環節,就是調整自家基地的防守陣型:房子、工廠、倉庫、防禦塔的位置該怎麼擺,才能最大程度保護資源、不被一夜之間掠奪殆盡。這種「守護家園」的佈陣思考,是玩具戰爭不可或缺的樂趣,也造就了許多經典陣型與防守套路。
在「玩具戰爭」裡,兵種決定進攻力道,但陣型才是防守的靈魂。所謂陣型,就是玩家為了防禦敵人攻擊,利用城牆、地雷、防禦塔與建築構成的防禦體系。一個好的陣型能減少被偷家的次數,延長防守時間,並有效保護關鍵資源。
許多玩家誤以為把所有建築「包在城牆裡」就是保護,事實上這樣反而浪費城牆,讓敵人只要破一次牆就能打多個目標。正確做法是利用城牆、陷阱與通道引導敵人繞路,使敵方士兵繞道而行,延長防禦建築攻擊時間,提高城牆及防禦塔的利用率。
在「玩具戰爭」中,防守陣型=戰略思維。它是遊戲裡最具深度的部分之一。透過合理的分散與引導設計,善用分散理論、火力支援、多層防禦與陷阱引導,玩家不僅能延長防守時間、減少資源損失,還能讓敵人在防線上耗盡兵力。這些經典的防守概念,即使放在今天的遊戲設計中,也依然值得借鏡。
即使多年過去,這些排兵佈陣的技巧依然令人懷念,勾起那段每天調整基地、等待下一波挑戰的記憶,也提醒著我們當年那份守護家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