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的想法是當初的董事長發起的,而 CIO 的管理團隊進來了解狀況後,也感覺到這個組織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不過,數位轉型究竟代表什麼?要怎麼跟將近 800 人的團隊溝通這概念,CIO 苦思良久,想出了這句大家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口號:
這既是凝聚共識的口號,也是將來轉型成功的場景。
提到數位轉型就一定會有這三個階段: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但有趣的是,這三個階段並不一定要依序進行。
當時大家的工作模式都是使用桌機,一旦離開座位,就必然得中斷工作。如果是開會或討論,則是帶著筆記本,等回到座位再根據手寫筆記進行工作。那時也正值疫情期間,當大家必須居家隔離的時候,就理所當然的沒有可預期的產出。在這個資訊時代,如果不是從事極端機密的職業,這樣的狀況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更何況組織內的主力工作者是每天都會在外移動的人員。因此,CIO 得到董事會支持,運用各種管道,拿到優惠的價格,將大家的桌機都改為筆電,再搭配手機和網卡,將生產力從辦公桌前解放出來!
轉型主要轉的是文化和心態,將生產力從辦公桌前解放出來其實就是在埋下轉型的種子。
而既然工作環境行動化了,資料也可以順勢上雲。以往的資訊交換都是以 Email 附件的方式,增修更版都是非同步作業:由收件方下載修改後改檔名版號再寄出。這樣的離線作業流程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法多人協作,大家資訊也不同步。因此當時 CIO 提倡數位化的工作環境,將所有資料都放在企業雲端,搭配對應的權限控管,讓資訊交流更即時也更有效率。
由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到,組織內並不是沒有系統,也有很多寶貴的資料。但系統互不串連、資料不同步且定義不清,許多工作還是仰賴人工,資料也需要人工異動、調整。而手動作業發生的資料錯誤則大多無法透過系統機制檢查,最後解決方法幾乎都是「下次小心一點」。這些都造成自動化的困難,也無法依據數據做決策。若想要建構能夠以數據為核心的營運團隊,正確的定義數據,將資料數位化和流程自動化就成了必要的工作。
有了詳細的成功場景跟目標後,下一步就是實際盤點資源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