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跟 AI 一起研究了什麼是「變數」與「指派」。所以像是 x = 4
這樣的程式碼,就是將x
這個變數指派為4
然後我們來看看前面幾天,我們在跟 AI 對話時,有一個步驟,就是貼上類似底下的文字:
我目前是小學?年級的學生。
我已經理解以下的程式概念:[
"資料與流程",
"數字",
"字串",
"布林值",
"陣列(Array)",
"字典(Dictionary)",
"集合(Set)",
]
請用我能理解的方式解釋「變數與指派」的概念
我們可以重新用「資料」與「變數」的概念來重寫一下這段文字:
grade = "四"
terms = [
"資料與流程",
"數字",
"字串",
"布林值",
"陣列(Array)",
"字典(Dictionary)",
"集合(Set)"
]
topic = "變數與指派"
我目前是{grade}年級的學生,我目前已經理解的程式概念包括{terms},這次我想學習{topic}的概念。
請先確認我的年級與已知的概念,再開始對話。
在上面我們做了這幾件事:
grade
這個變數設為 "四"
這個字串terms
這個變數設為一個陣列,並在這個陣列裡放了 6 個字串,分別是我們在這幾天理解的概念。topic
這個變數設為 "變數與指派" 這個字串{}
包住了對應的變數。這麼一來,AI (或者程式碼),就知道要將這些位置的字,用上面指派變數時用的"值",也就是等號後面的那些資料,填到最後一句裡,變成一個完整可以理解的句子。
而再之後的日子裡,我們不需要辛苦的找到要改字詞倒底是在哪個位置。而是可以很方便的直接修改最上面變數指派等號後的那幾個值,留著最底下的句子不動。
當我們之前提到流程時,很多時候,就是一些單純的計算。例如搭計程車時,台北市的計程車起跳 85 元,超過 1.25 公里之後,每 200 公尺 5 元。先來看一下下面這段程式碼
distance_km = 2
distance_m = distance_km * 1000
extra_distance = distance_m - 1250
price = 85 + (extra_distance // 200) * 5
我們先假裝不知道這段程式碼是做什麼用的,先來請 AI 幫忙解釋。先貼上以下這段話,我們直接來讓 AI 猜猜看這段程式碼是怎麼運作的。
底下是一段 python 程式碼,你可以試著解釋看看它的功用是什麼,並詳細解釋每一步做了什麼事嗎?先給我口語的解說,另外也要在每一行程式碼上面加上註解。請注意輸出的符號要是合法的程式符號。
```python
distance_km = 2
distance_m = distance_km * 1000
extra_distance = distance_m - 1250
price = 85 + (extra_distance // 200) * 5
```
特別注意我們在計算中用了一個特別的符號 //
,看看 AI 有沒有解釋吧。如果沒有很懂,也可以請 AI 多舉幾個例子。
我們來複習一下第一天做的事,先把這段程式碼貼到 Visual Studio Code 編輯器裡。並存檔成 taxi.py
這次我們改用 Visual Studio Code 內建的終端機來跑,按下上方的[終端機],並選擇[新增終端]
編輯器下方就會出現嵌在編輯器裡的終端機了。一樣分別輸入 cd Desktop
(要注意這邊會因為存檔的位置不同而改變),接著用 python taxi.py
來運行。
我們只剩下三個概念要理解,就可以解開整個新手村的地圖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