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發想,是希望讓初學者/孩子們能逐步的學會一些可以讓跟 AI 溝通更有效率的詞彙。也能夠在遇到 AI 產出程式時,不會因為陌生而對程式碼敬而遠之,做為黑盒子操作。因此限制自己用簡單的語言,不要隨便把話題展得太開。也要先解釋,才能使用專業詞彙 (當然應該還是有失手錯序就是了)。
才發現寫文章不能加引言跟各種跳 tone 的東西,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忍耐的事。最後只有在一篇裡加上了非常符合語境、又很有畫面的 Kent Beck,就自認勉強過關吧。
感謝內子的各種包容與幫忙。感謝各方社群與夥伴。
感謝兩個孩子煦方與煦心認真的給每篇文章意見。以及在各個好笑的地方有笑,而單是這一項,對我來說,就值得這個系列了。
好笑的東西其實可以再多一些的
每個段落每個章節應該要再短一些的
用的句子要再更簡單一點的
還想講的東西有很多
但就如同上一次參賽(五年前!)所說的,就跟所有的旅程一樣,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一邊循著自己的嚮往與平靜,繼續慢慢往下走吧。如果能出成書就太好了。
給孩子們的程式小聚雖然十月暫停,之後歡迎有在寫程式的歡樂小夥伴們(及父母)來一起分享聊天
即將邁入第十年的 Elixir Taiwan 小聚 依然每個月運作中,最近都在歡樂的 AI Mob Programming,歡迎來聊天拍打發問。也歡迎加入我們的 Discord聊天及提問。
喜歡函數式編程的 Functional Thursday 從十月開始,有一系列給入門函數式設計者的講題,包括 Elixir(剛被我講完,影片在這裡:連結)、Monad、Clojure 及更多。也誠心的邀請大家投稿或參加。或是加入 g0v slack 的 functional thursday channel
如果你也開始對Functional programming有興趣的話,這邊有一篇有趣的小說 (咦?
有任何需要給 talk 或是其它形式的合作,都歡迎來訊討論。
非常感謝你一路以來的閱讀。希望你有在其中得到一些樂趣。
You knew this was coming.
我的語言的界限,即是我的世界的界限。
--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邏輯哲學論
未來早就來臨了,然而它並不是平均分佈的。
-- 威廉·吉布森, _經濟學人, Dec 4,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