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2
0
佛心分享-IT 人的工作軟技能

艾佛勒的筆記本:解構綠洲計畫背後的組織智慧系列 第 22

Day 22 第二十二章:如何把事情做對:高效的問題解決者

  • 分享至 

  • xImage
  •  

第二十二章:如何把事情做對:高效的問題解決者

副標題:《單環學習 (Single-Loop Learning)》

引子:故事中的場景

在《綠洲計畫》的第二十五章,團隊將「精實革命」的矛頭,直指那條災難頻發的CI/CD流水線。他們組成了一支「攻堅小組」,像一個高效的外科手術團隊一樣,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精準地定位了問題的「病灶」(如測試環境不穩、單元測試脆弱),並制定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如自動化資料庫快照、撰寫最佳實踐指南)。

在短短幾週內,他們就成功地將流水線的成功率,從60%奇蹟般地提升到了96%。這個過程,是一次堪稱典範的、高效的問題解決實踐。它所體現的,正是組織學習理論中一個最基礎、也最常見的學習模式——單環學習 (Single-Loop Learning)

理論溯源:自動調溫器的智慧

「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這對核心概念,是由哈佛大學的組織行為學大師克里斯·阿基里斯 (Chris Argyris) 與唐納德·舍恩 (Donald Schön) 在其1978年的著作《組織學習:一種行動理論的視角》(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中首次提出的。

阿基里斯用了一個非常經典的比喻來解釋單環學習——自動調溫器 (Thermostat)

想像一個房間裡的自動調溫器,它的「目標」被設定在26攝氏度。它的工作流程是:

  1. 掃描 (Scan): 檢測當前的室溫。

  2. 比較 (Compare): 將當前室溫與預設的目標(26度)進行比較。

  3. 行動 (Act): 如果室溫高於26度,就啟動製冷;如果低於26度,就啟動制暖。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單一的回饋循環(Feedback Loop)。調溫器在不斷地修正行為(行動),以達成既定的目標。它非常高效,也非常智能。但是,這個調溫器從來不會去質疑那個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麼目標非得是26度?」「會不會24度對這個房間裡的人來說更舒適?」

這個「在既定的目標和價值觀框架內,通過修正錯誤來改善行為」的過程,就是單環學習。

理論精解:它到底在說什麼?

單環學習是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它是所有「問題解決」和「流程優化」活動的基礎。

  • 核心提問方式: 「我們如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Do things better)?」或者「我們如何能更有效地達成我們現有的目標?

  • 焦點: 關注「行為」與「技巧」。它旨在優化方法、修正偏差、提高效率。

  • 優點:

    • 高效: 對於目標明確、界定清晰的問題,單環學習能非常快速地找到解決方案。

    • 務實: 它直接針對眼前的「症狀」,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改善效果。

    • 低風險: 它不挑戰組織現有的文化、權力結構和價值觀,因此更容易被接受,推行阻力較小。

  • 局限性:

    • 治標不治本: 如果問題的根源,在於那個「既定的目標」或「潛在的價值觀」本身就是錯的,那麼單環學習只會讓你「越來越高效地做著錯誤的事情」。

    • 無法應對根本性變革: 當外部環境發生劇變,組織需要進行戰略轉型時,僅僅依賴單環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它無法幫助組織去質疑那些已經不再適用的、舊的成功模式。

應用解析:書中的安排

在第二十五章,團隊對CI/CD流水線的修復,是一次單環學習實踐。

  1. 清晰地定義「目標」: 團隊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將流水線的成功率,從一個不理想的「現狀」(60%),提升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目標」(95%)。所有的行動,都圍繞著這個既定目標展開。

  2. 結構化的問題解決流程: 攻堅小組採用的「識別問題 → 分析原因 → 設計方案 → 評估結果」的流程,是單環學習最經典、最高效的運作模式。它確保了團隊的努力是聚焦的、基於數據的、並且結果是可衡量的。

  3. 慶祝階段性勝利: 單環學習帶來的「立竿見影」的成功,對於鼓舞團隊士氣、建立變革信心至關重要。在團隊習慣了處理複雜的「軟性問題」(如信任、文化)之後,回過頭來,用一次乾淨利落的「技術攻堅」,能讓他們重獲對自身「搞定事情」能力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並且,將這次成功的單環學習機會,巧妙地設計為通往更深層次學習的「墊腳石」。在團隊享受著「把事情做對」的喜悅時,正是引導他們去思考「我們是否在做對的事情」的最佳時機。

實踐指南:你也可以這樣用

單環學習是我們提升工作效率的必備技能。

  • 練習一:PDCA循環: 這是單環學習最簡單的實踐工具。在你開始任何一項有挑戰性的任務前,試著用它來規劃:

    • P (Plan - 計畫): 你的目標是什麼?你打算怎麼做?

    • D (Do - 執行): 按照計畫去行動。

    • C (Check - 檢查): 執行的結果如何?與目標有多大差距?

    • A (Act - 調整): 根據差距,你下一步需要做出什麼樣的行為調整?

  • 練習二:「問題解決A3報告」: 這是豐田公司常用的單環學習工具。找一張A3大小的紙,將一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過程,結構化地呈現在上面,包括:問題背景、現狀分析、目標設定、根源分析、對策方案、實施計畫和結果確認。這個過程,能「強迫」你進行一次嚴謹的、邏輯清晰的單環學習思考。

延伸思考

  • 思考題: 在你的團隊中,你們擅長進行單環學習嗎?你們是否有一套固定的、高效的流程,來解決日常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偏差?如果沒有,你認為是什麼阻礙了你們進行高效的單環學習?

上一篇
Day 21 第二十一章:讓等待無所遁形:繪製你的價值之河
系列文
艾佛勒的筆記本:解構綠洲計畫背後的組織智慧22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