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型會寫程式,但法規會寫你。
對象:CISO、法遵顧問、AI 架構師、資安主管
主題關鍵詞:AI Governance|合規框架|NIST AI RMF|ISO/IEC 42001|責任式 AI
在 AI 落地前,大家都在比誰的模型大、誰的延遲低。
但真正能決定能不能上線的,其實是法遵與治理:
一句話:AI 不只是工程問題,更是治理與合規問題。
領域 | 問題 | 風險 |
---|---|---|
資料治理 | 訓練數據來源不明、含未授權內容 | 法律訴訟、版權爭議 |
模型透明性 | 黑箱決策,無可解釋性 | 信任缺失、監管不過關 |
隱私保護 | 模型洩漏 PII / 敏感資訊 | GDPR / CCPA 罰款 |
公平性與偏見 | 模型結果歧視特定群體 | 法規合規風險、品牌受損 |
供應鏈安全 | 模型權重與第三方 API 缺乏驗證 | 供應鏈攻擊、完整性喪失 |
NIST AI RMF(美國)
ISO/IEC 42001(國際標準)
EU AI Act(歐盟)
PM:我們模型上線卡在法遵部門。
你:那就對了。卡在法遵,比卡在法官好。
AI 治理與合規是讓技術可以「合法落地」的最後一哩路。
從資料治理到模型監控,從公平性到隱私保護,這些不是加分題,而是基本分。
能上線的 AI,必須先過法遵這關。
探討多雲架構下,AI 部署與合規如何兼顧安全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