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雲讓你自由,也讓駭客有更多入口。
對象:雲端架構師、CISO、AI 平台工程師、資安團隊
主題關鍵詞:Multi-Cloud|AI 部署|跨雲安全|資料治理|合規
AI 服務的特性,天然就推著企業走向 多雲架構:
一句話:沒有單一雲能滿足所有需求,多雲是必然。
挑戰 | 描述 | 風險 |
---|---|---|
身份與存取管理 | 各雲 IAM 規則不同,容易錯配 | 權限膨脹、越權存取 |
資料跨境傳輸 | 訓練數據需在不同區域流動 | GDPR、個資法違規 |
加密與金鑰管理 | 雲廠商各有 KMS,整合困難 | 金鑰外洩、加密不一致 |
可觀測性不足 | Log 分散在不同雲端 | 難以統一監控與偵測 |
合規稽核難度 | 不同雲環境需符合不同法規 | 稽核成本飆升 |
集中身份管理
資料治理與跨境控管
統一加密與金鑰管理
跨雲監控與 SOC 整合
合規自動化
package data_residency
default allow = false
allow {
input.region == "eu-west-1"
input.request.region == "eu-west-1"
}
resource:
cloud.provider: aws
cloud.region: ap-northeast-1
service.name: ai-inference
service.version: "1.0.3"
PM:我們 AI 模型要同時跑在 AWS、GCP、Azure。
你:好啊,然後你要不要順便請三組資安團隊?
跨雲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安全地做」。
身份、資料、金鑰、監控、合規——這五大挑戰如果不解決,多雲只會變成多漏洞。
能駕馭多雲,才能駕馭真正的 AI 全球化部署。
探討 AI 生成程式碼的潛在風險:不安全函式、漏洞傳遞、與供應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