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開始撰寫網頁應用程式前,我們先來說明一些基本的知識。
要管理檔案,在 Mac 中是使用 Finder 這個程式。(Windows 中是使用「檔案總管」)
為了能夠更好的管理我們開發的程式,厲害的軟體開發者通常會有一個集中存放開發中程式的資料夾。這個資料夾的名稱可以取名為 projects, 或是 codes。
而每一個開發的程式(更厲害的講法叫專案),會各建立一個子資料夾來放相關的程式碼。
[補:空的 projects 圖]
打開終端機,我們會看到最前面有個 [~] 符號,代表我們正在使用者的「家目錄」裡。(「目錄」跟「資料夾」是同一個意思。)
要切換到其它目錄,要使用「cd 」加上「要去的目錄」指令,像是「cd projects」,並按下「enter」
這樣就會切換到這個目錄下了。
在資料夾中,我們可以輸入mkdir 檔案夾名稱
,例如 mkdir my_dir
就會新建一個稱為 "my_dir" 的資料夾。
[TODO: 補圖]
在資料夾中,我們可以打「ls」來列出這個資料夾下的檔案及檔案夾。
在單檔案網頁應用程式中,會將程式寫在一張 HTML 檔案中,通常取名叫「index.html」,要操作這個程式,就是用滑鼠點兩下這個檔案,瀏覽器就會開啟這個檔案,這樣就可以操作這個程式了。在這本書裡,我們會用 Google Chrome 這個瀏覽器來示範。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需要在操作網頁應用程式的過程中,用程式輸出一些資訊來幫助我們寫程式,這個使用可以使用瀏覽器中的「開發人員工具 devtool」來幫忙除錯,在 Google Chrome 中開啟開發人員工具的方式是按下「Cmd」+「Shift」+「i」
而如果你想要看這個 HTML 檔案的程式碼,那麼就在這個檔案上按下滑鼠右鍵,並選擇「Visual Studio Code」,這樣就會用編輯器開啟這個檔案,這樣就能看到程式碼了。
在單檔案網頁應用程式的情況下,檔案通常包含三個區塊。最上方的 <head>
裡面的 <style>
標籤中,是用來處理畫面上的東西的顏色與位置的 CSS 樣式語言的。
而中間被 <body>
包住的就是這個網頁的內容。不過在某些情況下,裡面可能會只有一個 <div>
區塊,真正的內容是用程式生成的。
在最下方 </body>
結束標籤的上面,會有 <script>
區塊,我們的 JavaScript 程式就會寫在這個區塊裡面。
~
: 使用者的家目錄cd
: 切換資料夾ls
: 列出資料夾內容<style>
標籤裡<body>
標籤裡<script>
標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