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8
0
Security

AI都上線了,你的資安跟上了嗎?系列 第 36

📍 Day 28:AI 與 OT/IoT 安全

  • 分享至 

  • xImage
  •  

—— 工廠不只是生產螺絲,也可能生產駭客的跳板。

對象:OT 工程師、IoT 開發者、資安團隊、CISO
關鍵詞:AI in OT|IoT Security|工控系統|邊緣 AI|零信任


💬 開場:當 AI 走進工廠與物聯網

AI 正在進入兩個傳統上「資安薄弱」的領域:

  •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營運科技):如發電廠、製造業、石化業的控制系統
  •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從智慧家庭到智慧城市的感測與裝置

這些環境的挑戰是:設備壽命長、更新困難、資安意識不足
AI 加入後,風險不只來自網路,還多了「模型可被誤導或毒化」的新向量。


🧠 OT/IoT 與 AI 的典型風險

領域 新增風險 實例
OT 工控系統 AI 模型誤判數據,導致錯誤控制 偵測異常溫度失敗 → 爆炸風險
IoT 裝置 模型在邊緣設備上被竊取 攻擊者複製智慧攝影機的影像辨識模型
供應鏈 OTA 更新被注入惡意模型 智慧路燈下載到被毒化的模型
資源受限環境 無法跑完整防護,難以偵測攻擊 IoT 晶片 RAM 不足,無法加密所有流量

🛡️ 防禦策略

  1. 模型驗證與簽章

    • 部署前對模型檔案做 hash 與簽章驗證
    • 防止 OTA 更新中途被替換
  2. 邊緣 AI 的保護

    • 使用 TPM / TrustZone 保護模型與金鑰
    • 模型加密存放,避免被反編譯與竊取
  3. 零信任網路

    • IoT 裝置之間不直接互信,每次通訊皆需驗證
    • 強制 TLS 與裝置身分驗證
  4. 即時監控與異常偵測

    • 在邊緣設備加入 lightweight IDS/IPS
    • 透過集中 SOC 收集 OT/IoT log,做 AI 偵測
  5. 安全更新流程

    • OTA 更新必須具備雙重驗證
    • 建立「回滾」機制,發現惡意更新能快速還原

🧰 工程實作建議

模型簽章驗證(Python 範例)

import hashlib

def verify_model(file_path, expected_hash):
    with open(file_path, "rb") as f:
        data = f.read()
        file_hash = hashlib.sha256(data).hexdigest()
    return file_hash == expected_hash

IoT 裝置零信任設定(MQTT 範例)

listener 8883
cafile /etc/mosquitto/ca.crt
certfile /etc/mosquitto/server.crt
keyfile /etc/mosquitto/server.key
require_certificate true

📊 KPI / SLO 指標

  • Model Integrity Rate:模型完整性驗證通過率
  • Secure OTA Adoption:安全 OTA 更新的覆蓋率
  • IoT Device Auth Coverage:裝置身分驗證覆蓋率
  • Incident MTTR:IoT/OT 資安事件平均修復時間
  • Edge IDS Detection Rate:邊緣異常偵測成功率

🎭 工程師小劇場

PM:這個 AI 監控系統會不會誤判?
你:當然會,不然怎麼叫 AI。重點是我們要有第二層防護。


🎯 小結

AI 讓 OT/IoT 更聰明,也讓駭客更有機會。
防護策略必須同時考慮模型、網路、裝置與更新流程。
唯有將 AI 納入完整 OT/IoT 安全架構,才能讓智慧城市不變成「駭客樂園」。


🔮 明日預告:Day 29|AI 資安藍隊實戰

探討 AI SOC 與藍隊如何利用 AI 進行即時偵測、事件調查與防禦強化。


上一篇
📍 Day 27-2:AI 安全參考架構(從設計到防護)
下一篇
📍 Day 28-2:Vibe Coding 與 AI 代碼安全挑戰
系列文
AI都上線了,你的資安跟上了嗎?3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