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4
0
佛心分享-讓我升級的那些書

【吳桑泥的淬鍊升級書單】私心大分享系列 第 14

【吳桑泥的淬鍊升級書單】Day14 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課:為什麼你總是說「我沒有想法」?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5/20124462BBswP5YvrZ.png

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課:為什麼你總是說「我沒有想法」?

當別人問你意見時,你是不是常回「我不知道」?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
在技術會議上,主管問你對架構設計的看法,你腦中只想得出「嗯,看起來還行」?
或同事問該選哪個技術方案,你就說「隨便,你們決定吧」。

我以前也這樣,總覺得自己沒什麼獨到見解。
但其實,這往往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邏輯思考能力還沒練好。

這本《博客來-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課:3大思考步驟,鍛鍊出一生受用、解決問題能力超強的思考訓練課(《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新修版)》幫了我大忙。

它強調邏輯思考不是天生才華,而是能訓練的技能。
透過3大步驟,你能從「沒想法」變成有邏輯的思考者。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8/20124462RtxuQdxaEp.png

重新認識「邏輯思考」——誰需要它?

沒想法的工程師常見情況

想像主管問:「我們該用 React 還是 Vue?」你可能支吾:「呃,都可以,我沒特別意見。」
然後他追問優缺點,你說:「 React 流行,Vue 簡單,但我真的不知道。」結果就定了 React。

或同事問 Bug 原因,你猜:「可能是資料庫、前端或 API 吧。」
問你先查哪個,你回:「不知道,一個個試。」
為什麼這樣?
通常是缺系統思考方法、不會分析問題、無法形成觀點,或怕錯不敢說。

為什麼你總是「沒想法」?

書裡點出三大原因:

  1. 缺思考框架:不知從哪開始,過程亂七八糟。
  2. 怕犯錯:擔心建議錯了,寧可不說。
  3. 沒練習:這是技能,像寫程式一樣,得刻意練。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8/20124462ss6HJ5kybz.png

麥肯錫的3大思考步驟——從沒想法到有邏輯

這3步像藍圖,讓你系統分析問題。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8/2012446279dCdtE3qe.png

步驟一:問題定義——解決「不知思考什麼」

面對複雜問題,先明確範圍,避免發散。
比如選前端框架:

  • 本質:選適合團隊的框架。
  • 具體:React vs Vue,適合電商專案?
  • 成功標準:效率高、維護低、學習成本合理。
  • 限制:團隊3人、6個月時程、預算有限。

這樣,你就知道重點,從模糊變清晰。

步驟二:假設思考——解決「不知如何分析」

知道問題後,提出假設再驗證。

比如效能Bug:

  • 假設:資料庫查詢慢。
  • 依據:用戶說登入卡,查詢時間長。
  • 驗證:看SQL計劃和慢查日誌。
  • 備案:若沒問題,查網路或前端。

這給思考方向,從無從下手變系統分析。

步驟三:邏輯樹分析——解決「思考不完整」

有想法後,用樹狀結構組織,確保完整。

比如 React vs Vue 比較:

  • 主要論點:建議 React。
  • 技術優勢:生態完整、社群強、企業多用。
  • 團隊考量:已有經驗、學習低、資源足。
  • 專案需求:複雜適中、需擴展、時程合理。

檢查邏輯完整,補遺漏,從混亂變論證充分。

從「沒想法」到「有邏輯」的轉變

之前:面對問題說不知道、沒觀點、怕錯、思考亂。
之後:系統分析、形成觀點、敢表達、過程有序。

邏輯思考是刻意練習

就像寫程式一樣,邏輯思考是能練出來的技能。
用這3個訣竅可以快速掌握:

1. 問題定義訣竅:從模糊到清晰

  • 重點:先問「這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 實用技巧:用「5W1H」框架快速釐清
    • What(什麼):具體要解決什麼?
    • Why(為什麼):為什麼要解決?
    • Who(誰):誰會受影響?
    • When(何時):什麼時候要完成?
    • Where(哪裡):在哪個環境下?
    • How(如何):成功標準是什麼?

2. 假設思考訣竅:從無從下手到有方向

  • 重點:先大膽假設,再小心驗證
  • 實用技巧:用「如果...那麼...」句型
    • 如果問題是A,那麼應該檢查X、Y、Z
    • 如果解決方案是B,那麼預期結果是C
    • 如果假設錯誤,那麼備案是D

3. 邏輯樹訣竅:從混亂到完整

  • 重點:用樹狀結構組織想法
  • 實用技巧:MECE原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 各分支互不重疊(Mutually Exclusive)
    • 所有分支加起來完整覆蓋(Collectively Exhaustive)
    • 每個分支都要有具體證據支撐

下次被問意見時,可以試試看這個流程

  1. 停頓3秒:不要急著說「不知道」
  2. 問一個問題:「讓我先確認一下,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
  3. 提出假設:「我猜可能是...,因為...」
  4. 組織論點:「從技術面看...,從團隊面看...,從專案面看...」

有邏輯的「不知道」比沒邏輯的「隨便」更有價值。

給常說「沒想法」的你:試試這方法,你會變得更有自信。
推薦這本書,超實用!

#邏輯思考 #問題解決 #技術決策 #麥肯錫 #吳桑泥的升級書單


上一篇
【吳桑泥的淬鍊升級書單】Day13 解鎖工程師的超能力:不只會寫 Code,更要會思考
下一篇
【吳桑泥的淬鍊升級書單】Day15 底層邏輯:為什麼你總是追逐新技術,卻無法建立核心競爭力?
系列文
【吳桑泥的淬鍊升級書單】私心大分享1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