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品 一體同觀分)《金剛經》第18品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很有名,意思是我們的念頭,不管是過去的回憶、現在的感受,還是未來的打算,都像流水一樣,抓不住,也留不下。
過去的事已經結束,像做完的工作,無法改變;現在的感覺像一陣風,馬上就過去了;未來的計畫還沒發生,擔心也沒用。這對我們的生活很實用:我們常為過去的錯後悔、為現在的壓力煩惱、為未來的目標心慌,但這些念頭其實都不真實,抓不住就不該執著。
怎麼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放下這些抓不住的念頭,過得輕鬆一點?來看看吧!
第 18 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問佛陀:「世尊,如來有肉眼嗎?」佛答:「有。」
又問:「有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嗎?」佛答:「有。」
須菩提再問:「恆河裡的沙,佛說是沙嗎?」佛答:「是。」
佛接著說:「假設恆河的每一粒沙代表一條恆河,每條恆河又有無數沙粒,這些沙粒數量的佛世界,算不算多?」須菩提答:「非常多!」
佛陀說:「這些世界裡,眾生的各種心思,如來全都知道。為什麼?因為所謂的『心』,其實不是固定不變的『心』,只是暫時叫它『心』。為什麼呢?因為過去的心抓不住,現在的心留不下,未來的心尚未到。」
我們每天被過去的後悔、现在的壓力、未來的擔心綁住,但《金剛經》說:這些念頭都抓不住,像風一樣來了就走。放下這些念頭,專注於眼前的每一件小事,我們才能輕鬆自在,工作也更有力量。
心不可得,做好當下,這是生活的簡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