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品 離色離相分)《金剛經》第20品講「離色離相」,意思是真正的智慧(佛陀的「如來」)不能只從外在的形象(像佛像的莊嚴模樣)或表象(像名聲、榮耀)來看,因為這些都不是本質,只是暫時的標籤。
比如花蓮水災中,超過6萬名「鏟子超人」「手機超人」自發幫災民清淤泥、修手機,他們不在乎「超人」的稱號或別人眼中的光環,卻用真誠的行動感動了大家,連韓國網友都說「看了想掉淚」。這對我們的生活很實用:我們常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的外表或成就,但如果放下這些表面的東西,用真心做事,心裡會更輕鬆自在。
怎麼在生活中不執著於外在,用真誠行動?
第 20 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問佛陀:「世尊,可以用完美的外貌(色身)來認識佛的智慧嗎?」
佛陀回答:「不行,須菩提!如來的智慧不能用完美的外貌來認識。為什麼?因為我說的『完美外貌』,其實不是真正的完美外貌,只是一個名稱。」
須菩提又問:「那可以用各種外在的表象(像名聲、成就)來認識佛的智慧嗎?」
佛陀回答:「不行,須菩提!如來的智慧不能用外在表象來認識。為什麼?因為我說的『完美表象』,其實不是真正的完美表象,只是一個名稱。」
不執著於外在形象:花蓮水災中,「鏟子超人」扛著鏟子、滿身泥漿幫災民清理家園,「推拿超人」從新竹趕來幫志工按摩到滿頭大汗,他們沒想過要看起來「帥氣」或「英雄」。他們只專注於幫人,災民的感激(像幫洗雨鞋)是意外的溫暖,但即使沒人注意,他們也心安理得。生活中,我們可以學他們,不在意外表或別人的目光,真心做事,心就滿足。
不執著於外界認可:「拖吊超人」開著拖車幫災民清泡水車,「霜淇淋超人」開車送出千份冰品,他們沒期待被喊「大英雄」或上新聞。災民的笑聲讓人開心,但就算沒人誇讚,他們也覺得值得,因為行動本身就是目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放下對認可的渴望,專心把事情做好,比如幫朋友解決問題,內心一樣充實。
不執著於個人榮耀:「手機超人」幫災民修好泡水手機,「物流超人」拆上千個物資箱到手酸,他們沒想著「這是我多大的功勞」。他們把成果留給大家,默默準備幫下一戶人家。生活中,我們也可以不計較「這是我的成績」,而是用心做下一件小事,比如幫家人分擔家務,心裡依然平靜。
花蓮水災中,「鏟子超人」「拖吊超人」「手機超人」們用真誠行動幫人,沒在乎「超人」的頭銜或外界的掌聲,卻讓全國人感動,韓國網友說「看了想掉淚」,台鐵稱他們的泥巴足跡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金剛經》告訴我們:外在的形象、認可、榮耀都像雲彩,飄過就不見,沒必要抓緊。只要用心行動,不管別人看不看得到,我們的內心都能安穩自在,這份感動讓生活更溫暖。
真心做事,不執表象,這是生活的簡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