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8
0
DevOps

初探 LLM 可觀測性:打造可持續擴展的 AI 系統系列 第 18

【Day 18】探討 AI Gateway 架構:LLM 基礎設施的守護神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HUCInqJfhK.jpg

前言

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各行各業。從 OpenAI 的 GPT 系列、Anthropic 的 Claude,到 Google 的 Gemini,企業正積極將這些強大的 AI 能力整合至現有工作流程中。然而,當我們從單純的技術嚐鮮,邁向真正可規模化、穩定可靠的生產環境時,一個嚴峻的現實浮出水面:直接串接各家 LLM 的 API 是一場充滿挑戰的硬仗。

API 格式的破碎化、服務的不穩定、成本的失控、以及安全治理的缺失,都成為了阻礙 AI 應用從「實驗品」走向「產品級」的巨大瓶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個新的架構層 **AI Gateway(或稱 AI Gateway)**應運而生。它不僅是個實用的工具,更是生產級別 AI 應用的基石。

大規模 LLM 應用治理的挑戰

早期只接一個模型,看起來很單純。但一旦為了成本最佳化或功能互補而導入多個模型,工程複雜度、治理成本與風險會一口氣放大。以下是直接整合各家 LLM API 常見的四大挑戰與其影響重點。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Rfv6tJO73P.png

API 的不一致性與混亂

每個 LLM 供應商都有自己獨特的 API 介面。參數名稱、配置範圍和支援的功能各不相同。例如,同樣是設定回覆長度,OpenAI 使用 max_tokens,Gemini 可能是 maxOutputTokens,而 Claude 則是 max_tokens_to_sample。[1] 這意味著工程團隊必須為每個模型編寫和維護特定的處理邏輯,不僅重複勞動,更限制了模型之間切換的靈活性。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8ND5p8NDcv.png

痛點:

  • 參數命名/範圍與預設值不一,功能矩陣(如工具調用、系統提示、流式輸出)不一致。
  • SDK、錯誤碼、回應結構各自為政,例外處理與重試策略難以統一。
  • 模型/供應商切換需改動業務程式碼,測試與回歸成本高。
  • 難以建置通用中介層:版本管理、灰度釋出、AB Testing 都受限。

供應商的不穩定性與延遲

儘管有服務等級協定(SLA),但 LLM 服務仍會因基礎設施限制、高需求或上游依賴問題而出現性能下降甚至停機。應用程式若直接綁定單一供應商,一旦該服務出問題,便會面臨系統性故障的風險。此外,模型的推論延遲並非固定不變,它會因地理區域、模型版本和請求量而波動,這對於需要即時反應的應用是一大致命傷。

提供者 SLA 保證 (Uptime) 細節與條件
OpenAI 99.9% (企業) 僅適用於企業客戶的 Scale Tier 方案,提供優先計算資源。標準 API 無公開 SLA,需談判。
Azure OpenAI 99.9% 適用於所有資源,保證每月至少 99.9% 可用。若低於此水平,提供服務信用。
Amazon Bedrock 99.9% 每個 AWS 區域每月至少 99.9%。若低於 99.9% 但 >=99.0%,信用 10%;更低則更高信用。不適用於客戶因素或模型崩潰等排除情況。
Google Vertex AI >=99.9% (大多數服務) 訓練、部署、批次預測等 >=99.9%;自訂模型線上預測 (2+ 節點) >=99.5%。
Anthropic 99.5% (Priority Tier) 優先方案目標 99.5%。標準方案無公開 SLA,可談判至 99.9% 或更高。
Cohere 未公開 無明確公開 SLA 資訊,通常需企業談判類似 99.9% 水平。

常見的保證水平取決於提供者和方案類型,大部分通常的保證是三個九( 99.9%),這意味著每月允許約 43 分鐘的 downtime,其實在雲端基礎設施中並不算是非常可靠。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jwRS87Go14.png

從圖中可以看出,即便是最成熟、最先進的 LLM 供應商 OpenAI,也無法始終維持高水準的 SLA。這意味著凡是依賴單一供應商的產品,其 SLA 都會被嚴重牽動,且缺乏容錯與備援空間。

痛點:

  • 綁定單一供應商,當機或降速即成系統性單點故障。
  • 延遲來源多變:地理路徑、模型負載、併發限流、版本行為差異。
  • P95/P99 尾延遲不穩,造成互動體驗抖動與逾時。
  • 缺少跨供應商容錯與智慧路由(健康檢查、故障轉移、熔斷、配額切換)。

成本歸因與預算的失控

LLM 的使用成本是個複雜的議題,計費方式通常涉及輸入與輸出的 Token 數量、模型類型等。當企業內多個團隊、多個應用程式都在使用 LLM 時,分散在各個平台(如 Azure Monitor, AWS CloudWatch, OpenAI Dashboards)的帳單數據,使得跨團隊、跨模型的成本歸因和預算管理變得極其困難。缺乏統一的成本監控,將導致預算超支、資源浪費,難以進行有效的財務規劃。

痛點:

  • 計費構成複雜:提示長度、上下文視窗、工具調用、嵌入等皆影響成本。
  • 跨平台帳單分散(如 Azure、AWS、供應商自家儀表板)難以彙總。
  • 缺乏部門/專案級 showback/chargeback、成本告警與配額管理。
  • 成本可觀測性不足,易發生超支與資源浪費,影響財務規劃與 ROI 量測。

安全與合規的巨大風險 (Security & Compliance)

在沒有統一閘道的情況下,API 金鑰管理容易變得混亂,增加了金鑰洩漏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安全策略(如個人可識別資訊 PII 的過濾、品牌聲譽保護、防止提示注入攻擊等)往往在各個應用中被不一致地實施。這種缺乏集中式語義驗證與稽核的做法,使企業面臨:

  • 資料洩漏風險:敏感數據(例如 PII、醫療紀錄、金融資訊)若未經統一過濾,可能被直接送往 LLM 供應商。
  • 合規違反風險:若未遵循 GDPR(資料最小化、刪除權、資料駐留)或 HIPAA(受保護醫療資訊處理規範),可能導致高額罰款與法律訴訟。
  • 聲譽與信任危機:資料外洩或回覆內容失控,將造成品牌信任受損,影響長期商業價值。

因此,缺乏集中式的 AI Gateway,不只是工程效率問題,更是企業級安全與合規上的重大隱患。

痛點:

  • 金鑰與憑證分散管理,輪替與撤銷不易,外洩風險高。
  • PII/敏感資料缺乏一致的偵測、遮罩與資料保留政策。
  • 內容安全與攻擊面:提示注入、越權工具調用、回應有害內容。
  • 缺集中稽核(誰呼叫了什麼模型、攜帶何種資料、輸出如何被使用)。
  • 資料主權/駐留與供應商處理條款不清,合規審計與證據留存困難。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AEnv2ar4d7.png
https://itirra.com/blog/the-main-differences-between-gdpr-and-hipaa/

AI Gateway 的定位與核心價值

為了解決上述挑戰,AI Gateway 作為一個智慧中介層,被置於 AI 應用和眾多 LLM 服務之間。但它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請求轉發工具。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整個企業 AI 應用的「智慧交通總管」或「中央控制平面」。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YlPFrJ0g9m.png
https://www.truefoundry.com/

想像一下,您正在管理一個大型客服部門,並希望導入三種不同的 LLM(模型A、B、C)來分別處理:常見問題回答、複雜情感分析、以及產品建議。

  • 沒有 Gateway 的混亂場景: 您的開發團隊需要為每個模型單獨建立連線、管理三組不同的 API 金鑰、學習三套不同的 API 呼叫方式。此外,成本監控、安全日誌等外部服務也需要分別設定。這就像一個沒有紅綠燈和交通指揮的十字路口,每輛車(每個請求)都橫衝直撞,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極易發生碰撞(系統故障)。長期維護這樣的系統將是一場災難。
  • 擁有 Gateway 的清晰場景: 您只需要建立一個通往 AI Gateway 的連線。Gateway 會為您管理與模型A、B、C 的所有連接,無論它們是來自 OpenAI 的外部 API,還是企業內部微調的 Llama 模型。您的團隊只需學習一個統一的系統,使用一組憑證,所有請求和回應都通過這個中央樞紐進行路由。未來想增加模型D或新功能,也只是在這個中央樞紐上做設定,上層應用完全不受影響。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WFdLumL9Z7.png
https://neuraltrust.ai/blog/ai-gateways-vs-api-gateways-differences

這個「智慧總管」的核心價值在於:它接收來自應用程式的請求,理解其「意圖」,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優化和安全檢查,然後將其智慧地轉發給最合適的 LLM,最後將結果安全、一致地返回給應用程式。

統一 API:打破壁壘,實現開發自由

使用 AI Gateway 來統一各種 LLM Provider 端口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功能。目前不同 LLM 供應商的 API 在請求結構、參數命名上依然還有很大的差異。

# OpenAI
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4o",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Hello!"}],
    max_tokens=100
)

# Anthropic
response = client.messages.create(
    model="claude-3-opus-20240229",
    max_tokens=100,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Hello!"}]
)

即使是簡單的請求,其程式碼結構和參數也略有不同。這種差異迫使開發者為每個模型編寫特定的適配器(Adapter),增加了維護成本。

# 透過 Gateway 呼叫不同模型
# 呼叫 GPT-4o
response = gateway_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4o",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Hello!"}]
)

# 只需改變 model 參數,即可無縫切換到 Claude
response = gateway_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claude-3-opus",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Hello!"}]
)

AI Gateway 提供一個單一的、標準化的 API 端點,通常完全相容業界主流的 OpenAI API 格式。開發者只需編寫一次程式碼,就可以透過 Gateway 呼叫後端數十種模型。這種方式徹底解除了 Vendor Lock-in 的枷鎖,賦予了企業在不同模型間自由切換、擇優使用的能力。

智慧路由與自動備援:永遠在最佳路徑上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cI4RgBokYb.png

當企業內數十個團隊都在使用 LLM 時,如果缺乏集中治理,很快就會陷入混亂。

  • 集中金鑰管理: 所有 LLM 供應商的 API 金鑰都安全地儲存在 Gateway 的金鑰庫中。應用程式或開發者只被授予訪問 Gateway 的權限,而無需接觸到底層的原始金鑰。這就像銀行的金庫,極大地降低了金鑰外洩的風險。
  • 成本歸因與監控: 所有通過 Gateway 的請求都會被詳細記錄,並打上標籤(例如:team: marketing, feature: chatbot)。這提供了一個中央儀表板,讓管理者能清晰地回答:「上個月行銷團隊在聊天機器人功能上花了多少錢?」,從而實現精準的成本分攤和預算控制。
  • 基於角色的存取控制 (RBAC): Gateway 可以確保神經科學家團隊只能訪問用於文獻分析的模型,而 AI/ML 工程師團隊則使用被授權的程式碼輔助模型。這種權限隔離保障了企業內部數據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集中式治理:成本、金鑰與權限的完全掌控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SLJ91ffJbq.png

當企業內數十個團隊都在使用 LLM 時,如果缺乏集中治理,很快就會陷入混亂。

  • 集中金鑰管理: 所有 LLM 供應商的 API 金鑰都安全地儲存在 Gateway 的金鑰庫中。應用程式或開發者只被授予訪問 Gateway 的權限,而無需接觸到底層的原始金鑰。這就像銀行的金庫,極大地降低了金鑰外洩的風險。
  • 成本歸因與監控: 所有通過 Gateway 的請求都會被詳細記錄,並打上標籤(例如:team: marketing, feature: chatbot)。這提供了一個中央儀表板,讓管理者能清晰地回答:「上個月行銷團隊在聊天機器人功能上花了多少錢?」,從而實現精準的成本分攤和預算控制。
  • 基於角色的存取控制 (RBAC): Gateway 可以確保神經科學家團隊只能訪問用於文獻分析的模型,而 AI/ML 工程師團隊則使用被授權的程式碼輔助模型。這種權限隔離保障了企業內部數據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快取與效能優化:更快、更省錢

AI Gateway 可以透過多層次的快取機制大幅降低延遲與成本。傳統快取通常只針對完全相同的請求字串,而 AI Gateway 可以結合不同層次的快取策略,提供更聰明的優化。

常見快取方式:

  • 文字快取:完全相同的提示直接命中快取,適合固定模板或重複度高的 API 請求。
  • 語義快取:將提示轉換為向量嵌入,比對語意相近的查詢,例如「台北今天天氣如何?」與「告訴我台北的天氣」。適合客服問答、FAQ、知識檢索。
  • 回應片段快取:對長回應進行分段快取(例如摘要、文件翻譯),遇到相似的子問題可部分復用。
  • 模型回應後處理快取:對於已知需要正規化、格式化或裁切的結果,可以快取處理後的輸出,避免重複消耗。

效益:

  • 降低成本:對於 FAQ 或高重複查詢,可節省高達 90% 的 Token 花費
  • 提升速度:回應延遲可從數秒縮短至 毫秒級
  • 穩定性提升:在供應商 API 延遲或異常時,快取仍能保證基礎回覆能力。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QTqiwmgWaS.png

統一的安全護欄:AI 應用的防火牆

AI Gateway 是實施安全策略的最佳檢查點,它就像一個「語義防火牆」,在數據流入和流出時進行深度內容檢查。

  • 數據傳出前 (Request):
    • PII 偵測與脫敏: 自動偵測並遮罩請求中的姓名、電話、信用卡號等敏感個資,確保它們不會被發送給第三方 LLM。
    • 提示注入防禦: 識別並攔截試圖透過惡意提示詞(Prompt)來操控、攻擊或「越獄」(Jailbreak) LLM 的行為。
  • 數據返回前 (Response):
    • 內容過濾: 攔截模型產生的不當言論、暴力或有害內容。
    • 品牌合規: 確保模型的回答符合企業的語氣和品牌規範,例如避免使用某些詞彙。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2/201495626mcT5AtMAs.png
https://portkey.ai/blog/bringing-guardrails-on-the-gateway/

結論

隨著企業對 LLM 的依賴日益加深,一個強大、可靠的基礎設施變得不可或缺。AI Gateway 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支撐起整個 AI 應用體系的「營運層」和「治理層」。它系統性地解決了多模型管理帶來的混亂、成本和安全挑戰,讓開發團隊能重新專注於創造真正有價值的 AI 功能與體驗。


References:


上一篇
【Day 17】終結 LLM 應用混沌:AG-UI 協議如何統一通訊介面
系列文
初探 LLM 可觀測性:打造可持續擴展的 AI 系統1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