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0
IT 管理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系列 第 32

Day 32.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生命 (LIFE)— 一場「不要急」的演化

  • 分享至 

  • xImage
  •  

不要急」轉型就跟生命的更迭一樣,需要時間的醞釀、累積一定的能量,自然發生。

1. 故事的開端:一個不適合呼吸的世界

我們的故事,始於約46億年前,地球的形成。在最初的數億年裡,這是一顆動盪不安的星球,不斷遭受天外飛星的劇烈撞擊。

到了30億年前,地球的大氣主要由氮氣、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與甲烷所構成。天空因甲烷而呈現橘紅色,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最關鍵的是,這是一個無氧的環境,對於今日的絕大多數生命而言,它劇毒無比。

2. 地球的改造者:藍綠菌的微小行動

約在40億年前,一個微小的、看似不起眼的主角登場了——藍綠菌。它並非佈滿地球,但這個最早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生物,掌握了一項足以改造世界的力量。

在它精巧的類囊體膜上,它持續地、默默地進行著一場微觀革命:吸收光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命的基石(有機物)與改變世界的催化劑(氧氣)。

這個行動,引發了地球史上最劇烈的變革之一——「大氧化事件」。氧氣的出現,對於當時主宰地球的厭氧菌而言,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深刻的變革,往往伴隨著對舊有模式的淘汰,過程是艱辛而痛苦的。

然而,正是這場「災難」,才為更高級、更複雜的生命形態(好氧菌、真核生物)的誕生,創造了全新的可能性。藍綠菌,這位地球最早的生態工程師,用它長達數十億年的耐心,徹底「改造」了整個星球的環境系統。

3. 敏捷的臭氧層:等待生命蓬勃的耐心

藍綠菌持續了億萬年的微小行動,其成果的展現,是一場尺度宏大、需要極致耐心的等待。直到約 9 億年前,氧氣才開始真正在地球的大氣中穩定地累積起來。然而,這還不夠。這份累積又持續了三億年的漫長歲月,直到約 6 億年前,一道看不見的守護——臭氧層——才終於在大氣層中形成。它隔絕了來自太陽的致命紫外線,讓地球的表面,從一片危險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一個安全的、足以讓生命蓬勃發展的家園。

這個故事,對應到敏捷組織的轉型。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要急」,持續地優化組織的環境。

許多轉型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我們太急於在貧瘠、充滿「紫外線」(指責文化、僵化流程、恐懼心態)的土壤上,種下敏捷的種子(實踐、工具、方法)。其結果,必然是枯萎與死亡。

敏捷之道,如同藍綠菌的智慧,是先耐心地、不急不徐地,去改變組織的「大氣層」。透過一次次微小的、持續的、看似不起眼的文化實踐——一場真誠的回顧、一次無指責的對話、一份來自領導者的欣賞與肯定——我們慢慢地在組織中,形成一層看不見的、保護創新的「敏捷的臭氧層」。

當這層由心理安全與信任所構成的「臭氧層」足夠厚實時,那些脆弱、新生的敏捷思維、實踐、工具與方法,才得以在其中安全地出現、存活,並最終蓬勃發展。


上一篇
Day 31.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領導者是組織的「文化編織人」
下一篇
Day 33.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人類 (HUMAN) — 「愛」的影響力
系列文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3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