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0
IT 管理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系列 第 35

Day 35.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找到並實踐「『使』組織『獨特』」的 DNA

  • 分享至 

  • xImage
  •  

「你的價值不在你跟其他人相同,而在於你跟其他人不同」

1. 故事的開端:98.8% 的相似之謎

在21世紀初,人類完成了兩項劃時代的工程:完整地解讀了人類與我們最親近的物種——黑猩猩的基因組(genome)。我們終於得以從最根本的生命藍圖上,來審視「我們是誰」。

結果令人震驚。

人類的基因組由超過三十億個鹼基所構成,其中有功能的基因約兩萬多個。然而,無論是基因組的大小還是基因的數量,我們在生物界中都並無特殊之-處。更令人驚訝的是,當我們將自己的基因組與黑猩猩進行比對時,發現在DNA的鹼基排列方式上,兩者的差異僅約 1.2%——換句話說,高達 98.8% 是完全相同的。

這揭示了一個深刻的悖論:那造就了人類與黑猩猩之間所有巨大差異的——從語言、文化、藝術到遍布全球的文明——所有這一切的秘密,都隱藏在那微乎其微的 1.2% 之中。

這正是生命演化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少數差異造成重大後果」。

2. 組織的 1.2%:看不見的文化 DNA

這個洞見,完美地對應到組織的世界。

絕大多數的公司,在那些「可見」的部分上,都有著高達 98.8% 的相似之處。他們擁有相似的組織架構(開發部、市場部)、相似的職位角色(工程師、設計師、PM)、使用著相似的工具(Jira, Slack),並追求著相似的目標(獲利、成長)。

然而,那決定了一家公司是平庸還是卓越的、微乎其微的 1.2% 的差異,正存在於那些難以量化、卻至關重要的**「文化DNA」**之中。它體現在那些日常的、微小的互動模式裡:

  • 每日站會,是淪為對主管的單向進度匯報,還是成為團隊成員之間真誠的協同與求助?
  • 回顧會議,是充滿了指責與防禦,還是成為一個能夠安全承認失敗、萃取學習的場域?
  • 領導者的角色,是扮演一個監控產出的「機器管理者」,還是一位培育土壤的「花園園丁」?

這些看似微小的差異,正是那「少數差異」,但它們日復一日地累積,最終將會對組織的創新能力、員工的敬業度、以及面對挑戰時的韌性,造成「重大後果」。

3. 敏捷的使命:「使獨特」

所以,「使獨特 (Make it Unique)」。這正是敏捷之道,最終要帶給我們的使命。

這意味著,我們要把你的組織視為一個全新的物種。它的目標,不是去模仿另一個成功的物種(例如 Spotify 或 Google),因為別人的 DNA,是在他們的環境中演化出來的,未必適合你的土壤。

你的任務,是在深刻地理解普世的敏捷原則之後,回到自身,去創造與找到自己組織那 advantageous 且獨特的 1.2% 文化 DNA

這份獨特的 DNA,可能體現在:

  • 你們團隊獨有的「震撼的規則」。
  • 你們解決衝突時,那充滿「建設性張力」的對話模式。
  • 你們定義「成功」時,那份對「持續進化」的共同承諾。

4. 結論:深刻地實踐你的獨特

找到這份獨特的 DNA 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深刻地實踐它

如同 DNA 必須在每一個細胞中被精準地複製,這份獨特的文化密碼,也必須透過領導者的以身作則、透過每一次的會議、每一次的決策,被持續地、有紀律地貫徹到組織的每一個角落。

最終,一個卓越的敏捷組織,之所以難以被複製與超越,並非因為它擁有什麼秘密的流程或工具,而是因為它在漫長的演化中,找到並活出了那份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深刻的 1.2%。


上一篇
Day 34.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交流」是科技進步的核心
系列文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3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