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愛如此廣闊,足以容納所有人。」--Cari Tuna
一輛古代戰車的誕生,需要跨越多個領域的知識整合:輪軸技術、車體打造、馬匹的馴養、馬具的發明與戰術的應用。這樣一個劃時代的發明,絕無可能是單一文明的獨立創造,它必然是不同知識、不同文化之間,歷經漫長的「交流」與融合,才最終得以成形的產物。
這個關於整合與創新的故事,在古代西非的歷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讓我們將目光投向古代的西非,一個由遼闊草原與重要跨撒哈拉貿易路線所構成的世界。數千年來,支撐著這片土地商業與運輸命脈的,並非馬匹,而是牠們更堅忍的表親——野驢。
野驢,是西非這片土地在當時所能找到的最佳解答。牠們約在六千年前於非洲東北部被馴化,完美適應了乾旱的氣候與崎嶇的地形,是民間運輸與貿易網絡中,穩定可靠、無可取代的基石。整個經濟系統,可以說就是圍繞著野驢的耐勞與韌性而建立的。在當時西非文明的認知裡,所謂的「進步」,或許就是尋找一頭更強壯、更能負重的野驢。
然而,世界並非靜止。透過野驢所服務的、那橫跨沙漠的貿易路線,或是透過與北方帝國的戰爭,一個全新的「典範」,跨越了地理與認知的鴻溝,被「交流」帶進了西非——那就是「馬」。
馬,並非僅僅是一頭「跑得更快的驢」。牠為西非的王國們,帶來了一個他們前所未見的、全新的可能性——高速的軍事打擊能力。
在開闊的草原上,野驢的耐力,在馬的爆發性速度與力量面前相形見絀。更關鍵的是,馬那相對服從的性情,使其成為一個更穩定、更可駕馭的作戰平台,是驅動「戰車」這個革命性武器系統的完美引擎。
於是,戰略的對話,從「我們如何才能運送更多貨物?」,躍遷到了「我們如何才能比敵人更快地移動軍隊?」
這個來自西非的故事,為今日的敏捷組織,提供了一份深刻的啟示:
一個組織,可能已經將自己現有的核心業務(如同野驢的民間運輸),優化到了極致。然而,顛覆性的威脅或機會,往往來自於一個你從未想像過的、由外部世界透過交流所帶來的全新典範(一匹用來作戰的馬)。
交流,之所以至關重要,是因為它能將我們從「持續優化」的慣性陷阱中喚醒,讓我們看見一個全新的「遊戲場域」。 它提醒我們,有時,我們需要的不是一頭更快的驢,而是一匹我們從未見過的馬。而發現這匹馬的唯一途-徑,就是保持開放,永不停止與外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