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8
5
自我挑戰組

持續 x 學習系列 第 8

與其測量投入時間,不如測量循環次數

  • 分享至 

  • xImage
  •  

昨天談到了 lean 的精神,但後來腦袋不清楚,走文失控,今天反省一番,需要再補一刀。

回到正題。之前介紹了 learning cycle,可以用來測量學習單位,既然有了測量單位,那麼接下來就可以計算循環次數。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9/20129237OMtKPa1OoW.png

這篇文章想要呼籲學習者們用踏實的心態來看待「學習投入時間」,並且花費更多心思來測量你的「學習循環次數」。

「學習投入時間」就像是你花出去的錢

「學習投入時間」是本錢,如果沒有時間,就根本不可能發揮學習行為,所以說我們勢必會非常在乎「我投入了這麼多時間,究竟學到了什麼」,這是人之常情。

那為什麼說還要請大家小心看待學習投入時間呢?

學習投入時間比較像是一個風向指標,如果你投入了很多時間,卻沒有「成長」的感覺,狀況一定是拉警報,需要重新評估整件事的手段有沒有效。

這樣說起來還是蠻理性思維的。

但人事實上沒這麼理性,由於「學習、成長」這種話題又是有脆弱性的,好像是在談論你這個人有多少價值。在大量觀察學習者心得隨筆之後,我們注意到有大量的同學思考的邏輯是「投入時間卻沒有結果 → 我不如別人 → 我還是放棄吧」。

此時也許可以停下來做一下 fixed mindset / growth mindset 的區分,明天再介紹這個大名鼎鼎的框架。

但平心而論,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比較像是你花出去的錢,你能夠動用多少資本,你就能做更多和學習有關的事情,因此理論上來說,投入時間愈多,能夠累積的知識與技能就愈多。兩者有正相關。

雖然兩者有正相關,但我們只要稍微地和同儕比較一下,就知道學習效率會因人而異,而且天差地遠。

這種個體差異有天賦的問題,也有策略的問題。

天賦問題是我們不能解決的,但策略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會有非常非常多的因素影響到「學習成效」(投入時間帶來多少回報),包括:

  • 使用的教材品質
  • 學習環境的品質,包括社群互動的密度
  • 是否有人帶;帶的人怎麼帶
  • 手/ 腦 / 心的比重是否均衡(較複雜的技能需要三者並用,如果只看重一個維度,升級時會遇到障礙)
  • 你對專注力的自我控制能力
  • learning cycle 是否結構完整
  • learning cycle 的循環速度
  • ⋯⋯

既然有這麼多的因素,那你遇到「投入時間很多為什麼沒有結果」的失望情緒時,就不能太輕易地下結論。

一般人比較能直覺評估的是前幾項如教材、教練、學習環境的品質,那些也很重要,不過教材、教練、學習環境都是外部資源,比較是你花費真正的金錢去購買來的,而不是由你自己完全掌控的。而且教材、教練、學習環境的轉換成本其實很高,所以頭洗下去以後,也不太建議隨便轉換。

前文花時間講了方法論,所以這裡我們要強調的是 learning cycle 循環的速度

學習循環次數

其實 lean 最大的重點是在「每次都要做一套完整的學習循環,但涉法讓這個循環愈快愈好」。

要實踐這個理念,先掌握一個要點:要控制 learning cycle 的循環速度,出手點要放在 reflection 階段,也就是「學習心得產生」的地方。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21/20129237ixVAvbBL7U.png

為什麼不是放在「輸出」或「回饋」呢?

因為「輸出 & 回饋」有高成本的作法,也有低成本的作法,例如在學習告一段落時辦一個成果發表會,自己表演完了以後聆聽觀眾的反應,這種是很高成本的作法。不太可能加速,如果只看這個,那不是學了好幾個月只會有一次循環嗎?

但事實上沒那麼誇張,每次練習後的休息時刻,人們總是會回顧些什麼,這時候停下來寫個筆記,就是很低成本的 reflection 做法,也不一定要寫筆記,和同儕交流心得也可以。總之,如果能好好的提煉「回顧與發現」,並且把循環與循環之間用「回顧後再出手」的動作串連在一起,就可以產生一個連續的學習循環體驗。

(我們下篇介紹 growth mindset 之後就會來展開 reflection 了⋯⋯預告一下⋯⋯)

再把之前畫的圖搬出來看一下,由於學習旅程十分漫長,而且學習的持續力需要用手/腦/心三個維度來同步驅動,因此,在旅程中配置愈多的 reflection 節點,把每個小循環串連在一起,可以大幅提升「旅程」本身的效率。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6/20129237H8mLKEx8jO.png

次數的秘密

我曾經目睹過一次非正式的實驗,某堂課的成果展示會的準備過程裡,學生有一週的準備期,在這週的準備期間,開放了無限次的練習機會,學生可以隨時找到助教進行 rehearse 並且要求回饋,在有限時間內可以無限次重覆 rehearse。場內大約有 25 組的學生。

我們刻意紀錄了學生 rehearse 的次數。

結果非常不意外:

  • 最後評選第 1 名的小組進行了 14 次練習
  • 優選組別一律進行 7 次練習以上
  • 扣除上述「得名者」數值之後,剩下組別的平均練習次數是 3 次

這個結論其實只是「有志者事竟成」和「勤能補拙」這個老掉牙道理的再一次見證,就不在這邊講太多了,不過參與這個實驗對我個人有很大的震撼,我做為隨行觀察人員,親眼見證了每份報告質量昇華的過程,學生的練習次數越過 4~5 的臨界值之後,狀態有顯著的轉換,優化報告(包括內容、創意與表演技巧)成為他們當下全神貫注的任務,扭捏與不好意思的情緒被放到一旁,愈往後走,能夠在下一次練習中精準地實作出助教回饋的機率,變得愈來愈高。

總之,雖然是一個非正式的實驗,但這個經驗讓我留下了一個強烈印象,「大約在練習 5~7 次左右,狀態才會調整到最佳學習模式」,這是我個人的心得。

如果沒有見證過這個過程,我對所謂「才智」的想法,恐怕會一直停留在「愈聰明的人,就能用愈少的次數帶來愈高的學習成果」。

但在上述的見證經驗裡,由於練習次數累積愈多,後期組別愈來愈善於「接住助教的回饋」,學習者與回饋者的同頻程度愈來愈高,因此在整個互動中,自然而然就看起來覺得他們既靈敏又聰明,學生的自信程度也提高了,雖然時間有限,許多地方未能打磨完美,但他們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因此,我的想法變成:「愈聰明的人,愈能運用有限的資源,發動愈多次的學習循環,因而獲得比別人還要高的成效。」

小結

摘要一下今天的重點:

  • 學習投入時間只是「成本」,若要提高學習成效,可控制因素要放在學習循環次數
  • 想要加速學習循環時,出手切入點要放在 reflection 的次數
  • 用「反思後再出手」把每個學習循環串連在一起,得到一個連貫的、經驗沒有中斷的體驗
  • 次數累積通過臨界值的第一個表徵:你愈來愈能聽懂回饋重點,將回饋用於下一次動作

上一篇
Lean Learning Approach & 直接學習
下一篇
成長心態 v.s. 定型心態
系列文
持續 x 學習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0
Yenting
iT邦新手 4 級 ‧ 2020-09-21 19:58:14

哇 今天扳回好多城XDD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