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天 redesign 心目中的 LINE 的章節已經結束囉,有興趣的話可以點此看看總回顧,現在開始進入番外篇,分享從事軟體業的經驗與體悟~
延續昨天的 PM 與工程師的相處之道,今天來談談自己的觀察~
我們公司近來新招募了一些新人,一次帶著三位工程師進入不同專案,而在三位新人中,每個人的經驗與特質都有所不同,在看著他們適應環境與試圖融入專案的過程,自己也有一些感觸,因此寫了這篇
根據 Mike Jackson 的定義,Coder 是
Anyone who can write some code that compiles and runs, which will do something they want when it’s given the right inputs.
意思是,只要會寫 code、對他說寫的語言有基本的理解,而且只要他們收到好的需求就能把 code 寫出來,就可以稱為 coder。
Image Credit: pinterest.com
Jonah Bitautas 的定義是
Being a programmer means actively thinking about abstract solutions to a problem before you are even touching code or opening up your favorite code editor.
我很喜歡 Coder vs. programmer: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 for recruitment 的舉例,文章中提到 Coder 就像拿到食譜(需求)就開始開火、下廚的廚師。
而 Programmer 則是在拿到菜單與客戶需求後,會先依著所得到的資訊,退一步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個、為了做這個需要哪些素材、要如何挑選及安排這些素材、素材來源為何、哪些需要預訂、以及如何掌握適合的火候...等。當這些都思考清楚,有了方向,才開火並烹飪出令人垂涎不止的美味料理。
在這裡~不是要為工程師們增添工作量,更不是想將其他人的工作推給工程師哦 XDD
Coder 或 Programmer,其實沒有一定哪一種比較好。畢竟能把事情做好,本身就不是容易的技術!而且還要看公司文化、編制需求、以及有些人的性格本身就比較喜歡穩定的工作內容、不喜歡太多變化等。
那以我們公司來說,因為是中小型新創,所以的確是比較需要 Programmer 以上的角色。
一個好的軟體產品,需要能讓使用者感到滿足、或能幫助使用者解決痛點,因此使用者體驗、市場差異化、商業價值等思維都是不可少的,而這些需求,最終都要依靠適合的技術實現。
如果你個性也是喜歡挑戰、看到專案或產品因為自己的巧思而有更好的表現,那真的會很鼓勵工程師們,有意識地去注意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注意別人怎麼思考,並從中學習與成長。
我曾遇過工程師,從一開始的照表操課,到過程中不斷透過觀念的疏通、討論、引導,慢慢的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會主動探索原因、甚至開始會挑戰想法與設計。遇到這些,其實我心裡都蠻開心的。
什麼是產品設計?不是只有或 UI/UX 設計師的事,整個團隊,只要每一個人都多想一點點,那產品的問題會少一點點,最後的成就感與團隊的革命情感也會更豐厚。
謝謝你的瀏覽~如果有任何指點與建議,歡迎留言交流。此外,為了能順利渡過最後 4 天,邀請你幫我填寫問卷,投下你最想了解的 2 個議題(也可以選擇「其他」新增自己想了解的主題)感謝~~
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