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痛點問題,不只有在工作,也可以用於紀錄自己的生活以及家庭。在每個 Sprint 結束都有 Retro 和 Review,而在當下大家會提出在 Sprint 觀察的事情。這個過程中就記錄每個人講了什麼,一併寫下自己的討論項目的觀點。之後回頭檢視每一個 Sprint 紀錄,可以觀察到有些關鍵字會不斷出現,舉例來說,需求不夠清楚,可能在不同的 Sprint 都被拿出來討論,代表問題在進行改善,可是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那就要再想其他的做法;另一個角度則是整個團隊看重這個問題。
不管團隊是不是在跑敏捷開發,其實都可以觀察每天發生的大小事,不是寫逐字稿,而是紀錄大家討論過程中關鍵字。像是 A 說明了他對於這個論點的想法,而為什麼支持這個做法。關鍵字有時間、可行性還有效益等等。不過討論是一個一來一往的過程,所以除了紀錄人說出哪些關鍵字之外,互動的人們也是需要各別紀錄。所以文字上的紀錄就有可能變成:
A: 方案一 / 可行性高 / 可在一個月之內上線 / 畫面不好看 / 語氣強硬不容更動
B:方案二 / 一次做完,節省開發成本 / 預估兩個月後上線 / 邊做邊改
C:請 A 再說明不好看是指?
A:醜到我自己都不想用 / 時程就在那邊
……
紀錄越來越多後,回頭檢視會發現大家的價值觀是什麼,哪些在意或是不在意的事情,以及整個團隊的互動氛圍。舉例來說在辦公室的開放空間討論時難免會有一些摩擦,也是考驗大家的情緒管理。如果有人可以好好的解決,代表這個人身處在哪個團隊相信他可以一定程度解決問題,反言之,也可以了解發生摩擦時大家的反應是什麼。
紀錄不管使用數位或是手寫的工具,只要用平常習慣使用的方式去進行就進行了。手寫的好處,是可以隨時紀錄,但在回顧時沒辦法用 overview 的方式去檢視,還需要花費時間進行整理,而數位工具反之。以下簡單介紹自己使用 Notion 紀錄示意方式:
舉例以日期為單位紀錄每個場合發生的大小事之後,可以總結成 A 在近三個月發生什麼事:
上面的示意其實整理下來,除了是觀察日記之外,若是有人想請你給一些正面的回饋的話,就可以快速從自己的筆記當中撈出資訊。反言之,也是可以了解團隊成員目前的狀態是什麼,也許可以提供協助並關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