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摘要的段落是可以「跟著做」的練習,我覺得今天的段落超有趣的!!!
今天內容是【CH5. 校準的估算:你目前所知有多少?】的前半,延續昨天的進度,在真正進行衡量之前,需要思考的議題有:
在本章中,作者討論的是第 4 題。目標是「瞭解你已經知道的事」,說得更具體一點,是學會用「量化的表達方法」,來表達自己「已經知道的事」。
在上章 IT 防護的例子裡,我們看到專家對病毒攻擊影響做出了數量的估算(昨天的最後一張圖),作者表示,「有 90% 的機會,真實的數值會落在專家給定的上下區間內」。而本章就在討論,為什麼當專家說有 90% 機會時,就是 90% 會正確。
剛才說的「表達目前知道什麼」,其實是指「表達不確定性」(註:不確定性=一種以上的可能)
表達方式有:
接下來作者表示,沒有經過「校準訓練」過的人,靠經驗或直覺給出範圍或機率時,絕大多數人都有「過度自信」的情況。(反之則為信心不足,但絕大多數人是過度自信)
也就是,當我們要求 90% CI 的估算時,正確答案落在區間的次數少於 90%。
接下來作者介紹校準這種「過度自信」狀況的方法!這個環節很有趣!強烈建議跟著做!
接下來作者會給出 10 個題目,讓讀者可以嘗試寫出範圍 & 機率。寫完後會有一連串的引導,來讓讀者體會「為什麼你估出的數字是過度自信的」,以及校準的方法。
作者真正的校準研習營中,他會給出更多的題目,用至少半天的時間來進行校準練習,真正建立思考的習慣。而在書中只提供了 10 個題目,作者表示:對未經訓練的人,光是 10 個題目就可以看出很明顯的傾向。
首先是範圍類的練習,目標是達到 90% CI,也就是等下對答案時,10 題要有 9 題是命中的。
提醒:
題目如下,請寫出範圍的上限與下限:
接著要針對每項敘述選擇「是/否」,然後圈出一個「機率」來反映你對答案的信心程度,通常情況是:
等等在練習時,直接從 50%, 60%, 70%, 80%, 90%, 100% 之間選一個就好了。
敘述:
在對答案之前,要來衡量剛才的估算是否為 90% CI。
作者從題目中選出其中一個,「牛頓爵士在哪一年發表萬有引力定律」來做實驗。
A. 如果對答案之後,你命中了牛頓的書籍出版日,你可以獲得 1000 美元
B. 去玩一個轉盤遊戲(如下圖),如果轉盤停在 90% 的區間,你可以贏得 1000 美元。
你會選哪一個?
作者將此實驗稱為「相等賭局測試 (equivalent bet test)」,
接下來可以對個答案,來看看命中率。
btw 我在書上發現了 2014 年的練習紀錄,因為是過去的事了,所以我就不帶羞恥地分享出來。
作者表示:整體來說人們在是非題的表現會比範圍題好,但通常在訓練前,一致有過度自信的情況。作者的統計在是非題型裡,平均預期 74% 答對,而真實情況是 62% 。
至於範圍題,會有超過 56% 的人表現非常非常差,不過真正「尺度準確的人」,只有 1/ 612 的錯誤機率。
本章的後半,作者介紹了他在「校準訓練班」中,會用什麼方式來改善,依作者的經驗,在半天的密集訓練後,通常就會獲得大幅校準。
除了前面的相等賭局,還有:
針對先天普遍的過度自信狀況,具體的訓練:
上述的重複與反饋,一開始執行的效果不佳,於是作者加入了班級討論:
加入討論之後,全班同學的尺度表現會大幅提高
範圍題目表現很差的理由是,在我們的心理機制裡,人們直覺產生範圍的模式是:
如此一來非常容易範圍太窄。
在訓練時,作者會:
或者使用荒謬測試 (absurdity test):
一樣是在克服定錨模式,把「我認為數字是多少」轉換成「什麼數字是荒謬不可能的」
在書中作者記錄了一些實際的對話,這裡只快速摘要作者的心得。
最常見的心理障礙:「如果不知道一個確切的數量,我就等於不知道任何事」。
遇到這種情況,作者通常會用「荒謬測試」的手法,引導專家說出「非常不可能發生的數值」,來產生 90% CI 的範圍。
在估算時,有些人會「假設」一個範圍
在進行尺度校準前,由於人們的數字錯誤機率太高,以至於絕大多數的認為「要進行真正的數學運算」,才能獲得估計。
然而,作者認為,在進行校準以後,你可以獲得 90% CI 的範圍,因此你可以用極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建立最初的量化分析。
今日進度:90~115 頁
btw 我在 2014 買這本書時,讀到 CH6 之後放棄了,CH6 會介紹蒙特卡羅風險分析模型,是一個數字含量較高的章節,我應該是在看完 CH6 後產生了心理上的厭惡感XD
先回顧一下上次的失敗⋯⋯幫自己做一些心理建設⋯⋯